蒙頂黃芽生态环境介绍
自然地理
四川蒙山不僅盛産綠茶名品蒙頂甘露,而且也是黃茶极品蒙頂黃芽的故乡。蒙山那终年朦朦的烟雨,茫茫的云雾,肥沃的土壤,优越的环境,为蒙頂黃芽的生长创造了极为适宜的条件。
蒙頂黃芽,以黄山牌注册商标名世,因生产厂家注册商标不同,故茶名有“山”與“頂”之別。産于四川省名山縣蒙頂山山區。
蒙頂黃芽为中国十大名茶,至今還在保留悶黃工藝的頂級黃芽茶。特级蒙頂黃芽茶青采用明前全芽頭制作、每市斤幹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蒙頂黃芽做工精细,采用传统炒闷结合的工艺,采用嫩芽杀青,草纸包裹置灶边上保温变黄,让茶青在濕熱的環境下自然發酵,然後做型,再包黃烘幹。口感鮮醇甘爽。
生長環境
蒙頂茶是四川蒙山各類名茶总称,其中品质最佳者为甘露、黄芽。蒙山属邛崃山脉,地跨名山、雅安两县。蒙頂茶自古爲茶中珍品,白居易詩雲“琴裏知聞唯渌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民謠又稱“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可见蒙頂茶名之盛。相传蒙頂茶始于西漢末年,甘露寺普慧禅師,于蒙山中頂上清峰植茶树七株,直至雍正年间。唐朝开始,至清朝,上千年间,蒙頂茶歲歲爲貢茶,在中國茶葉史上爲罕見。
蒙山之地理環境,古人記載,“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流,衆山羅繞,茶畦杉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尤其名山西部的雅安縣,處四川盆地邊緣,受西藏高原影響,雨量多。
蒙頂甘露,茶名最早見于明嘉靖年間。據考,甘露茶是在總結宋朝創制的“玉葉長春”和“萬春銀葉”兩種茶炒制經驗的基礎上研制成功。其采摘細嫩,春分時節,茶園有5%茶芽萌發時即開園采摘。標准爲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成品茶條索緊卷多毫,葉嫩芽壯;色澤嫩綠油潤;湯色黃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鮮。爲綠茶之珍品。
蒙頂茶産地四川省名山縣蒙山,位于城西十五裏,地跨名山、雅安兩縣,爲邛崃山脈尾脊,地勢北高南低。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名山勝地頗多,素有“劍閣天下險,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的俗諺。蒙山堪與峨嵋、青城媲美,山勢巍峨,峰巒挺秀,重山積霧,蔽虧日月。古人說這裏是“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恙水環流,衆山羅繞,茶畦山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吳中複有“蒙山之巅多秀嶺,惡草不生生淑茗”的詩句。
蒙山有五頂,又稱五峰,中頂——上清峰海拔1450米,聳插雲霄。明代徐元禧有詩雲:“五頂參差比,真是一朵蓮。”山上寺庵羅列,名山縣七十二座寺庵,有近半在蒙山。林木蒼翠,清泉遍壑,綠樹紅字,風景優美。道旁山間,寺院周圍,茶園遍布。
蒙頂山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4—15℃,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阴雨天较多,年日照量仅1000小时左右,一年中雾日多达280—300天。雨多、雾多、云多,是蒙山特点。《九州记》云:“蒙山者,沐也。言雨露蒙沐,因此得名。”每年初春开始,细雨绵绵。古人曾用“漏天难望蔚蓝明,十日曾无一天晴,刚得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