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凍害
症状、病因 参见桑树低温障碍。(北方植桑区常遭晚霜或早霜袭击。晚霜袭击时,受害重的幼芽四周结冰,气温上升后,冻害处呈水渍状,受害轻的叶色变浅或皱缩,生长缓慢。受冻严重的叶缘及芽变成黑褐色,叶片失水卷缩或脱落。早霜袭击后,枝条梢端或桑叶枯萎,受冻枝条从上向下逐渐失水或皱缩,树皮干皱或枯梢,严重时出现部分死条。 病因 气温低于0℃,冷空气沉降形成霜害,晚霜常较早霜受害重。-5℃以下易发生冻害。山东植桑区晚霜为害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芽早的品种易受冻,矮干的常较高干易受害,冰核细菌的存在常加重冻害的发生。冻害多发生在早春。夏秋季用叶过度、偏施过施氮肥,桑枝出现徒长的桑园易受害,夏伐桑园较春伐桑园、新桑园较老桑园受害重,南方品种、尤其是枝条皮色浅的桑树品种受害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寒性强或较强的品种。一般采用自然鉴定法,即在冻害发生时,调查鉴定茶樹受害情況,主要調查葉片受害率,受害率低,抗性強。也可根據芽葉受害率及枝幹受害情況,按5分制進行抗性評分,分值越高,抗性越強。我國現有茶樹栽培品種已600多個,其中較大面積栽培的有250多種,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抗寒性強或較強的品種。抗寒性強的品種有祁門種、黃山種、茗洲種、柿大茶、安徽1號、安徽3號、安徽7號、皖農95、樂昌白毛茶、恩施大葉茶、鶴峰苔子茶、高芽齊、白毫早、宜興種、茴香 茶、甯州2號、紫陽種、顧渚紫筍、藤茶、水古茶、龍井43、龍井長葉、碧雲、苔香紫、迎霜、青峰、浙農113等。
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有杨树林783、黄荆茶、波毫、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本山、大葉烏龍、福雲6號、福雲10號、碧波茶、鋪埔白葉、五嶺紅、臨桂大葉茶、都勻毛尖、黔循601、信陽種、信陽10、宜昌大葉茶、雲台山種、藍山苦茶、江華苦茶、君山種、儲葉齊12、錫茶5、錫茶11、贛茶1號、青山大有、台茶13号、苹云、眉峰等。(2)其它方法 参见桑树低温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