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普洱茶的那些神話
一件極具戲劇性的事情讓雲南省思茅市某學校老師鄭波的命運有了很大轉變?
2005年4月,在思茅市舉辦的第七屆中國普洱 茶節期間,鄭波在朋友的慫恿之下,拿出積攢了多年的4萬塊錢工資,以每公斤200元的價格購買了200公斤普洱 茶?
“老嶽母知道後,眼睛瞪得很大,一下子覺得我可能是個敗家子?”鄭波說?僅僅過了一個星期後,賣給他茶葉的經銷商打來電話,說願意以每公斤400元將賣給他的茶葉回購?當時那批茶葉的市場售價已達到了每公斤600元?一個月後,那批茶葉的市場售價飚至每公斤800元,“那時,老嶽母的眼睛瞪得更大了?”鄭波又得意地說?
幾個月後,鄭波投資的瑞祥古茶樓開業,“這件事情讓我下決心開始經商,普洱 茶不但有價,還有市”?
普洱 神話在雲南省思茅市,一個流傳較廣的故事是:2002年時,一個小包工隊給別人蓋了房子,但對方沒錢給,提出用兩噸普洱 茶抵工程款,包工隊被迫無奈只好收下?到2006年,那兩噸茶葉漲到了每公斤1400元?
在坊間這個故事被大家傳得繪聲繪色?有人說,當時用茶葉抵工程款時,包工頭欲哭無淚,而到現在這個包工頭笑出了眼淚?
思茅市最大的茶葉生産企業之一龍生集團,也是思茅市最早的茶葉企業?對普洱 茶的興起,搞了20年茶葉的董事長朱啓忠感受最深?1996年,企業生産了400多噸普洱 茶,結果每公斤16塊錢也賣不出去,“當時茶園裏的茶葉沒人采,送朋友也拿不出手,全國各地欠了1000多萬元的貨款?”無奈之下,企業開始轉産綠茶?到2006年後的今天,當積壓在庫房裏的那批普洱 茶重見天日的時候,其每公斤售價已翻了近100倍?
看到了市場複蘇迹象,龍生集團從2003年起重新開始生産普洱 茶,並于2005年投資1500萬元修建了一個普洱 茶加工廠?
在思茅市裏的街頭,隨處可見普洱 茶專賣店?瑞祥古茶樓負責人鄭波說:2006年時期“幾乎每周都有新的茶樓開業,全市最起碼有三四百家專賣店?”
在位于北京市宣武區馬連道赫赫有名的茶葉一條街,如今上千家茶葉鋪子裏都有普洱 茶賣?一家經銷商說,時下如果哪家店裏不賣普洱 茶,好像就顯得落後了一樣?2005年,北京宣武區和思茅市簽署了加強兩地茶産業發展備忘錄,攜手打造“北京馬連道普洱 茶都”?
盡管有一些專家認爲普洱 茶有炒作成分,價格已被拉得很高,但“普洱 茶熱”還在升溫,從最初的台灣?香港,到廣東?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再到西安?成都等知名文化都市,已呈全國蔓延之勢?
“能喝的古董”
“當新茶上市的時候,我們都會把老茶加價20%銷售?”思茅龍生集團董事長朱啓忠說這是一條規律?
普洱 茶是以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爲原料,經過發酵加工制成?千百年來,雲南的曬青毛茶都是手炒手揉,日曬幹燥?正是這種傳統的緩慢的發酵幹燥過程,使普洱 茶越存越香?這就是爲什麽綠茶是新的好,普洱 茶卻以陳年爲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