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茶攻勢
倘若遠離故鄉的親屬長輩不能前往參加婚禮,新郎家就用紅紙包茶葉,連同金棗一並寄上。在閩南、台灣,茶樹是締結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
年年情人节都是 “美酒+鲜花”老一套,今年情人节,换成香茗如何?茶令人心態平和、口吐蓮花。在雲南鳳慶,茶還是青年男女愛情的信物。當愛情降臨,男女相約的地方常常是茶園,特別是春天,神奇的芽葉貼在姑娘的嘴邊,便能吹出動人的歌聲。那麽在這個中國最浪漫的節日,茶葉是不錯選擇,傳統而富有文化。
其實,中國,茶與婚姻有著密切聯系,早在明 朝時就有"訂親茶"的記載。清代人福格在《聽雨叢談》卷八中說:"今婚禮行聘,以茶葉爲幣,清漢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在我國南方很多地方的農村一直保留這種習俗,如果女孩子喝了男方家的茶,就表示同意這門親事。在內蒙的牧民的彩禮中一定也有茶葉。"與茶有關的婚俗,最有趣的當推閩南和台灣。
閩台婚姻禮儀總稱爲"三茶天禮"。"三茶"即訂婚時的"下茶",结婚时的 "定茶",同房合歡見面時的"合茶"。
在過去,男方隨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親、相親,女方的父母就習慣叫待字閨中的女兒端茶待客,茶杯斟滿後,依輩份次序分送到男方親客手中,由此拉開了"相親"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機審察姑娘的相貌、言行、舉止,姑娘也暗將未來夫君打量一番,當男到女家"送定"(定親)時,由待嫁女端甜茶(閩台民間叫"金棗茶"),請男方來客品嘗。喝完甜茶,男方來客就用紅紙包雙數錢幣回禮,這一禮物叫"壓茶瓶"。到了娶親這一天,男方的迎娶隊伍未到女家,女家就要請吃"雞蛋茶"(甜茶內置一個脫殼煮糖的雞蛋)。
男方婚宴後,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餞、甜冬瓜條等"茶配"的茶盤,敬請來客,此禮叫"吃新娘茶"。來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紅包置于茶杯爲回禮。結婚成親的第二天,新婚夫婦合捧"金棗茶"(每一小杯加兩粒蜜金棗),跪獻長輩,這就是閩南、台灣民間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禮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遠離故鄉的親屬長輩不能前往參加婚禮,新郎家就用紅紙包茶葉,連同金棗一並寄上。在閩南、台灣,茶樹是締結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据郎英的《七修类稿》和陈跃文的《天中记》载:"凡种茶樹必下子,移植則不複生,故舊聘婦必以茶爲禮,義固有所取也。
七夕,中國的情人節,茶葉是不錯選擇,傳統而富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