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舊時老茶莊(4)
思茅老茶莊
◎雷永豐號是民國年間思茅最著名的茶莊,它的创办人是石屏人雷逢春。目前我们无法考证雷逢春发家的细节,只知道雷逢春的企业名称、牌印(相当于商标)很多,比如泰丰祥、雷永丰、雷朗号、新春老号、双印雷朗号、广发祥、春华祥等,1916年,雷永丰为防止假冒,在他的每一饼茶的內飛和大票上加印了“鶴王”商標。
1912年雷逢春當選思茅第一屆商會會長。隨後,他那個當過縣令的長子雷恩溥(字沛周)擔任了雲南商務總會公斷處長,後升爲副會長。這一時期,雷家還在昆明經營川煙、煙土,生意非常興旺。
雷家的經營靠口碑,靠貨真價實,他們做的七子圓茶往往比別人家重,而價格並不比別人的高,因此,銷路很好。民國初年,雷永豐是思茅的第一品牌。
江城老茶莊
◎敬昌號的出現比較晚,它是河西(今通海)馬家的大商號原信昌的墨江分號源馨茶廠的商標。源馨茶廠壓制圓茶大約始于1941年,主要揉制江城、易武的茶葉。在此之前,他們當作副業經營一些散茶。敬昌號圓茶主銷香港、泰國,創建品牌時期,價格非常低,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檢驗,他們進入僅次于宋聘、同慶之後的第三梯隊,在香港站住了腳跟。
敬昌號的黃金時代是1945-1946年,他們依仗總號豐厚的資金基礎,在抗戰時期低價大量收購各號加工好的圓茶,全部銷往香港,獲利豐厚。抗戰後期,江城的茶葉或撂荒,或被砍伐,抗戰勝利後所剩無幾。此時,敬昌號更多地采購易武茶壓制圓茶。他們的收購活動持續到1950年代,那時,他們和乾利貞是少有的幾家在收購茶葉的茶莊。随后,因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茶廠經理李文相被槍斃,結束經營。它的總號原信昌一直經營到公私合營時期。
下關老茶莊
◎永昌祥是1903年大理喜洲白族商人嚴子珍等集資成立的商號,主要經營茶葉、生絲、布匹、山貨、藥材等。在茶葉方面,最初他們經營散茶,1916年,他們發明了每筒五圓,每個重9兩的窩頭形的沱茶,並生産沱茶十擔,銷往四川。隨後,他們在重慶、自貢、漢口等地大力宣傳,使沱茶完全取代了圓餅茶在內地的地位,成了雲南內銷名茶。
永昌祥的業務範圍非常廣,他們在香港、印度、緬甸、四川敘府(今宜賓)、康定等地設有分號。上世紀30年代,永昌祥曾嘗試在緬甸、美國宣傳沱茶,但緬甸市場不接受沱茶,美國則認爲所需廣告費用太高,不值得投資。
1923年,他們注冊了松鶴商標。由于在原料階段管控嚴格,多用勐庫料,精選鳳慶料,認真拼配,永昌祥生産的沱茶(商標爲松鶴)、藏銷緊茶(商標爲獅牌)、散茶均是各銷售地的價格翹楚,其他茶莊,只能在后面跟随。
永昌祥國內各號,在公私合營後全部並入進出口公司系列。
◎複春和是大理喜洲白族商人尹聘三1925年創建的公司,經營茶葉、煙土、進出口貿易、土産、藥材等。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