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茶加工工艺|名优綠茶的制作
龙井茶是我國傳統名茶之一,曆史悠久,因産于杭州龍井而得名。龍井茶的制作技術相當考究,制作精細是其特點,只有熟練掌握炒制技藝的人,才能炒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龍井茶。 龙井茶在制作前,先要對鮮葉進行攤放和篩分。
鲜叶采回后,需先在室内进行薄摊,摊叶厚度3cm左右,摊放时间约8 h,减重15%~20%,鲜叶含水量在70%左右即可。鲜叶在摊放中部分青草气散发,形成馥郁的香气,一些化合物的轻微氧化能减少苦涩味,摊放中叶绿素略有破坏,黄色成分增加,这些都有利于龙井特有品质的形成。
经摊放的鲜叶,再进行筛分,分成大、中、小3档分别进行炒制,这样可针对不同档次的鲜叶,采用不同的锅温和不同的手势来炒制,使之做到恰到好处。
龙井茶在炒制過程中,炒茶的火力不但要大而均勻,而且要能根據炒制過程的需要調節火力的強弱。過去多以木柴爲燃料,現在電熱炒茶爐已很普及。
龙井茶的制作,長期以來全憑一雙手在一口光滑特制的鐵鍋中,不斷變換手法炒制而成。在鮮葉下鍋前需用茶油揩擦鍋面,保持鍋面光滑,以使成茶的外形色澤潤滑有光。炒制的手法有抖、搭、拓、捺、甩、抓、推、扣、壓、磨,號稱十大手法。
炒制时,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内茶坯成型程度,不斷變換手法以及手勢輕重。現在,已有不少小型機械投入龍井茶的制作。
高級龍井茶的制法分青鍋、回潮和輝鍋3道工序。
1)青锅。
青锅即杀青与初步成型的过程。当锅温达80~lOO℃时,锅面搽油,使锅面光滑,投入约100 g经过摊放的鲜叶,开始时以抓、抖手式为主,散发一定的水分后,逐渐改用搭、压、抖、甩等手法进行初步造型,压力由轻而重,达到理直成条、压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千时即起锅,历时约15 min。
2)回潮。
青锅起锅后的茶葉,進行薄攤回潮,攤涼後經分篩,篩底篩面茶分别进行辉锅,摊凉回潮的时间一般为40~60 min。
3)辉锅。
辉锅的目的是进一步整形和炒干,通常4锅青锅合为1锅进行辉锅,叶量约250 g,锅温60~70℃,需炒制20~25 min,锅温掌握低、高、低过程,手势压力逐步加重,主要采用抓、扣、磨、压、推等手法。其要领是手不离茶,茶不離鍋,炒至茸毛脫落,茶條扁平光滑,茶香透出,茶條折之即斷。含水量達5%~6%爲適度,即可起鍋,攤涼後簸去黃片,篩去茶末即成。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