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制作工藝|名优綠茶的制作
碧螺春亦为我国著名绿茶,産于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采摘特點爲采得早、采得嫩、揀得淨。
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質最高,通常采一芽一葉初展,鮮葉采回後,必須及時進行精心揀剔,剔去魚葉,嫩茶果及不符合標准的芽葉,保持芽葉勻整一致,一般上午5-9時采摘,9-15時揀剔,晚上進行炒制,制作過程分殺青、揉撚、搓團顯毫、烘幹等工序。
1)杀青。
在平锅或斜锅内进行,锅温约190℃,投叶量500 g,炒时以抖为主,双手翻动,要求撩得净,抖得散,杀熟杀透,焖抖结合。杀青时间为3~5min,芽质柔软,青臭气转为略有清香,失去原有光泽,即已杀青适度。
2)揉捻。
当杀青适度后,即在原锅内进行揉炒,锅温降至70℃左右,采用抖、炒、揉3种手法交替进行。随着茶葉水分的散失,鍋溫也必須逐漸降低。炒揉時,手握茶葉松緊適度,當茶叶达到六七成千、时间约10 min时,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
3)搓团显毫。
它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和茸毫披满的关键过程,此时锅温降至45℃,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历时约15 min。
4)烘干。
用轻搓、轻揉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达到九成干时,起锅将茶葉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中,用文火慢慢烘至足幹,鍋溫約30℃,足幹葉水分含量在7%左右。
碧螺春制作工藝
名優綠茶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