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茶叶发展及种类详细介绍|台湾烏龍茶
彰雅村,此地終年無霜雪,並不是冰凍的山頂。典型凍頂烏龍茶的特征是喉韻十足,帶明顯的人工焙火韻味與香氣,主要是青心烏龍(軟枝烏龍)爲原料制成的半球形包種茶。屬「半球型包種茶」,然而長久以訛傳訛的結果,大家普遍誤以爲凍頂烏龍茶爲「烏龍茶」。與凍頂烏龍茶同屬「半球型包種茶」者如松柏長青茶、竹山(或杉林溪)烏龍茶、梅山烏龍茶、玉山烏龍茶、阿裏山珠露、阿裏山烏龍茶、龍泉茶、金宣茶、翠玉茶、四季春、高山茶….等,都隸屬部份發酵茶類當中的半球型包種茶,這種茶是目前台灣産量最多也是最主要的茶類,它的發酵程度較文山包種茶稍重(成熟),外觀呈緊結墨綠之半球狀,加工過程繁複精細,極耗人力。
四、白毫烏龍茶:原名膨風茶,又有東方美人茶之稱,茶葉的分類上發酵程度較較接近紅茶的一种,這種白毫乌龙茶只限産于夏季,限産于本省新竹縣北埔、峨嵋及苗栗縣頭份等地,限用青心大沒品種,限用手采茶菁,且唯有經小綠葉蟬感染者才能制成較佳質量之白毫烏龍茶,主要在新竹峨眉鄉、北埔鄉,苗栗的頭屋鄉、獅潭鄉、頭份鎮等地。因受到小綠葉蟬的啃食,所以茶中帶有明顯的天然熟果香,滋味具蜂蜜般的甘甜後韻,外觀豔麗多采具明顯的紅、白、黃、褐、綠五色相間,形狀自然卷縮宛如花朵,泡出來的茶湯呈鮮豔的琥珀色,它的質量特點比較趨近于紅茶,而介于凍頂烏龍茶及紅茶間。
五、三峽龍井茶:在台北縣三峽鎮聞名,是以青心柑仔種爲原料制成的劍片形綠茶,爲台灣綠茶的代表。龍井以『色翠、香清、味醇、形美』四絕深受品飲者的喜愛。
六、龍泉茶:産于桃園龍潭鄉1983年4月9日,當時的台灣省主席李登輝先生命名,大部份以青心大冇爲原料制成的半球形包種茶。龍泉茶曾是客家村龍潭鄉閃閃發亮的金字招牌,茶湯金黃帶綠色,滋味甘潤,入口生津,有一種含蓄清純的花香味;沖泡時茶量要少,時間稍短,水溫略低,熱飲最好。
七、阿裏山珠露茶:主産于嘉義縣竹崎鄉和阿裏山鄉交界之石棹山,是以青心烏龍(種仔)爲原料制成的球或半球形包種茶1987年8月28日,由總統府資政謝東闵先生命名。阿裏山珠露茶的特色是:從制造過程開始的茶菁采收起,在36小時內要完成茶葉的成品制造,外形緊結,顔色青褐、具有濃厚的花果香。
八、松柏長青茶:産于南投縣名間鄉,最早由名人命名的茶就是松柏長青茶;1973年時任台灣行政院長經國先生命名爲松柏長青茶,是以青心烏龍、四季春、金萱、翠玉等品種爲原料制成的半球形包種茶。其幹茶呈青綠色,有一股清新香味;開湯後清香撲鼻,滋味略帶苦但耐人尋味,是目前新新人類頗爲鍾愛的茶種。
九、高山茶:台灣五大山脈,海拔在1000公尺以上所生産的茶葉,統稱爲高山茶,主要以金萱、翠玉、四季春和青心烏龍原料制成的球形或半球形包種茶。也是台灣目前茶市場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