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無量山自然保护区|普洱茶産地
無量山自然保護區1986年建立,2000年4月被國務院批准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爲23355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爲山地混合森林生態系統及珍稀動植物物種。無量山北部狹窄高峻,海拔2500以上,南部開闊低矮,海拔約1500米,相對高差大,由瀾滄江水面到山頂氣候與植被呈垂直分布,山峰奇異,瀑布很多,野生動物出沒,是科考、探險、旅遊觀光的好地方。
無量山自然保護區爲中山峽谷地區,系雲嶺山脈南延兩大分支中的西支山脈,與東支山脈哀牢山平行。地勢爲北高南低,中間高兩頭低,山勢陡峭,險壁聳立,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數座,主峰貓頭山與瀾滄江河谷相對高差達2300米。氣候爲中亞熱帶、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年均溫度18.3℃,年降水量爲1100毫米。
无量山两坡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西坡年降水量高,但温度偏低。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东坡海拔1100~1800米为南亚热带气候;1800~2200米为中亚热带至北亚热带气候;2200~2900米为暖温带气候;2900~3306米为温带气候。西坡澜沧江深度下切,焚风效应显著,在海拔1200米为干热河谷气候,其他各带与东坡接近。无量山东西两侧有河流20余条,分别与川河和澜沧江组成羽状水系。
無量山自然保護區是雲南著名大山之一,無量山有“小黃山”之美稱,山上有振文塔、林街清真寺、保甸清真寺,山頂還留有過去道觀遺址,山中有仙人洞,並有公平瀑布、烏龜壩等許多瀑布,還有山青水秀的灣水河水庫等許多風光秀麗優美的旅遊觀光景點。
無量山自然保護區現存栽培型野生古茶樹群落主要分布在無量山腹地,證明景東縣的先民有悠久的種茶、飲茶曆史。其中的安定、漫灣、林街、景福4個鄉境內的野生古茶樹最具代表性。安定迤倉後山的野生古茶樹群落中有一株生長在海拔2255米的古茶樹,基部徑圍1.4米,幹徑達0.7米,樹高20米。。
林街乡岩头村箐门口无量山大石门,是景东野生大茶樹分布最多的地方,野生古茶樹分布面積達1.5萬畝,專家考證,最古老的茶樹樹齡約1500年。景福鄉勐令村芹菜塘楊家小組海拔1820米的山地上,生長的一株野生大茶樹,樹姿呈直立狀,樹高11米,樹幅6米,基部徑圍1.5米,最低分枝3米。該鄉的公平村海拔1840米的山地上也存活有一株野生大茶樹,樹高12米,樹幅6.7米,基部徑圍1.22米,最低分枝3米。樹齡在300年以上。那裏的普洱茶古茶樹有自己的特色。
無量山普洱茶的特色: 山高则温低,芽叶生长通常较慢,光合作用充足。无量山茶得天獨厚,壟斷了天時地利的優越自然條件,因此用無量山茶葉原料生産的茶,內蘊獨特香氣。生茶清香,生津止渴;熟茶醇厚,韻明香高。古雲“霧鎖千樹茶,雲開萬壑蔥;香飄十裏外,味酽一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