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炒綠茶机械加工工艺|茶葉加工工艺
壓10至15分鍾——加輕壓5分鍾——不加壓5分鍾。
低檔葉:趁熱揉撚以中、重壓爲主,重壓長揉。即不加壓5分鍾——加輕壓5分鍾——加重壓10分鍾——加中壓5分鍾——加重壓10至15分鍾——加中壓10分鍾。
(5) 揉捻适度感官标准:
揉撚適度時,茶條圓、緊、直,碎茶率低;嫩葉成條率達到90%以上,老葉成條率不低于70%。
3、幹燥:
不同初制幹燥工藝形成了不同地區烘炒青綠茶的色澤、香氣特征。本地區通常采用兩次幹燥,烘——烘結合或烘——炒結合。
(1) 烘:又称为烘毛火,或打毛火。所用干燥设备为手拉百页式烘干机或自动链板式烘干机。
打毛火前的准備:
打毛火開爐升溫前,先檢查烘幹機各部件是否緊固,有無在各潤滑點加注潤滑劑,並開動主機試運轉;保持主機內清潔,即清除機內雜物、殘余葉,以防産生焦味或其它異味汙染茶葉;當爐溫達到要求後,即開啓鼓風機抽熱風,預熱主機上的百頁鏈板,保證在投葉上烘時主機內溫度達到規定標准。
毛火溫度、上葉厚度及速度的選擇:毛火溫度以烘幹機進風口的溫度爲依據,一般掌握在120~130℃左右,相對的高溫,以促使揉撚葉表面的茶汁迅速幹燥,避免因茶汁,乃至揉撚葉粘附在機械上,發生炭化而産生焦味,進而影響茶葉的香氣。
毛火時上葉的厚度爲1~1.5厘米,要求薄攤、攤勻。適當薄攤有利于葉子迅速吸熱,以促使葉子表面水分迅速揮發。
毛火的速度因機型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掌握的方法是:中、小型自動鏈板式烘幹機以中檔速度爲宜;手拉百頁式烘幹機以每隔3~4分鍾拉動一格爲適度。
毛火幹燥程度的掌握:
毛火葉子幹燥程度的掌握標准,視葉子的嫩度和不同季節而定,總的要求是嫩度高的,幹燥程度略高,嫩度低的幹燥程度應低一些;春季的毛火程度比夏、秋茶的高。其原因是嫩度高的葉子與嫩度低的相比,同等嫩度的春茶葉子與夏秋葉子相比,前者質地較柔軟,揉撚的成條率相對較高,條索較緊,對這類葉子毛火幹燥程度高一些,可以縮短滾炒的時間,以有利于保證香氣清純,有鋒苗。
相反,若毛火幹燥程度不足,葉子含水量高,會使滾炒時間長,既影響香氣、滋味,又使條索彎曲,鋒苗損壞,內質、外形質量均下降。但對嫩度低的葉子,或同等嫩度的夏秋葉子,由于質地相對較粗老,揉撚時成條率較低,條索較粗松,有待于在滾炒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外形,因而要求毛火幹燥程度應低一些,以便在滾炒過程中滾緊條索。根據生産經驗,不同嫩度及不同季節葉子,毛火幹燥程度按下列標准掌握:1~2級嫩葉毛火幹度爲6~6.5成幹;春茶3 级叶毛火幹度爲6成干,夏、秋茶三級葉的毛火幹度爲5~5.5成幹;4~5級葉的毛茶幹度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