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茶葉加工 提高附加值|茶葉加工技术
(1)茶多酚或茶皂素作爲化工原料用于制造各種材料,茶多酚氧化中間産物鄰醌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以在化工産業中應用,茶渣可以作爲隔熱板制作材料使用,茶渣發酵可以制備飼料、肥料、提取蛋白,作爲食用菌培養基料。
(2)茶葉和茶提取物在畜牧和飼料中可以作爲除臭劑、飼料添加劑和抗菌物質使用。茶多酚與其他物質聯合使用可提高生長肥育豬的生産性能和豬肉品質,減輕養殖場臭味;在雞日糧中添加0.1%~0.4%茶多酚可提高蛋黃中維生素E、維生素A含量,降低膽固醇含量,明顯降低死亡率,對增重、料重比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牧草粉在貯藏期間添加茶粉,可改善品質,延長貯藏期。
(3)作爲吸附劑的使用將茶葉粉碎至一定粒度,封裝後可以配置在空調、冰箱等家電上用于吸附異味,濾塵、抑菌。將茶葉經過化學改性處理可以用來吸附工業廢水中的染料、重金屬、氟化物等有害物質,還可以作爲櫥櫃、家具中揮發性化學物質的吸附劑使用,或者嵌入鞋墊作爲除臭劑使用。用作工業助劑茶皂素作爲農藥助劑,或洗發劑、洗衣粉的起泡劑使用,茶多酚用于化妝品。
2.茶葉深加工的技術革新
2.1加工工藝
綠茶是我國茶葉總産量最高、品種最多、國際貿易量最大的一類茶葉。綠茶花色品種達數百種,外形千姿百態,但基本的加工工藝是一致的,即鮮葉一殺青一揉撚(理條)一幹燥。綠茶基本的加工機械是殺青機、揉撚機、理條機、烘幹機、金屬熱風爐、提香機等設備。其中關鍵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殺青。鮮葉通過殺青,酶的活性鈍化,內含的各種化學成分,基本上是在沒有酶影響的條件下,由熱力作用進行物理化學變化,從而形成綠茶的品質特征。
我國紅茶包括功夫紅茶、紅碎茶和小種紅茶。其制法大同小異,都有萎凋、揉撚、發酵、幹燥4個工序。各種紅茶的品質特點都是紅湯紅葉,色香味的形成都有類似的化學變化過程,只是變化的條件、程度上存在差異而已。
2.2高新技術應用
2.2.1利用超聲波加濕器管理鮮茶葉
茶鮮葉采摘後,進行著極爲複雜的理化變化,如貯放管理不當,會嚴重影響茶叶的品质,为寻求高质量的贮青方法,日本进行了运用超声波加湿器管理鲜叶的研究。以2000K 型模式超声波加湿器装置的贮青管理制成的绿茶,色香味均優于一般貯青方法,尤其是成茶中维生素C 和叶绿素含量提高10%左右。
2.2.2微波加熱技術
微波是指波長爲1.0-0.001m,頻率爲300-30000MHz,具有穿透物質特性的電磁輻射線,在初加工中主要用于茶葉殺青與幹燥。微波食品機械若以結構分,可有平板式、曲折波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