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三道茶”|白族茶俗
以茶待客是我國各民族的普遍禮儀,各族敬茶禮儀也豐富多彩,互不相同。知禮好客的白族 同胞待客茶禮是“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這是他們迎客的傳統茶道禮儀。
所謂三道茶是這樣的:
第一道茶選取較粗、較苦的茶葉,用小土罐在溫火上邊烤邊抖,待茶發出香氣時,便沖入滾燙的開水,其味清苦而幽香,給客人斟上一小盅,讓其一口飲完,稱之爲“清苦之茶”;
第二道茶加入紅糖、芝麻、核桃仁,其味香甜可口,稱之爲“甜茶”;
第三道茶,用蜂蜜和花椒調拌,再用較濃的苦茶水沖制而成,使之甜中帶苦、苦中有甜,還夾有絲絲的麻辣味,稱之爲“回味茶”。在品飲每道茶時,主人和客人還吃些瓜子、松子或糕點以助興,三道茶的烤茶、斟茶多由家族中年長有威望的人承擔,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白族 三道茶的來曆還有著一個動人的傳說,一位木匠爲了教徒弟學會手藝與做人的道理,出師前帶他去山上伐木。勞動了一天,徒弟口渴難耐,便隨手摘了樹葉放入口中咀嚼,徒弟感到苦澀難言。
伐木结束,师傅便给他一块糖,告诉他:“这叫先苦后甜!”徒弟出师离别师傅时,接过师傅一碗茶,是放了蜂蜜與花椒的,徒弟邊喝邊品味道:“茶中有苦有甜,還有辣味。”老木匠說:“你回味得對,一苦二甜,三回味,學藝、做人一個道理。你要牢記。”從此,白族 便興開了“三道茶”,並成爲傳統的迎客茶礼。
白族 的“三道茶”
白族 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