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茶.龍潭包種茶|台灣名茶
龍泉茶又稱龍潭包種茶,輕度半發酵烏龍茶,是台湾龙潭乡的特产,“龍泉飘香”就是她的金字招牌。民国七十二年(公元1983年)当时的省主席李登辉先生将龍潭包種茶命名为“龍泉茶”。龍泉茶外觀青綠色,條索緊湊,無梗,幹茶具有濃烈的蘭花清香。沖泡後,茶香芬芳撲鼻,湯色黃綠清澈。茶湯滋味有過喉圓滑甘潤之感,回甘力強。具有“香、濃、醇、韻、美”五大特色。爲台灣十大名茶之一。
茶史追溯
龍潭鄉是台灣最早推廣茶葉栽培的地方,所産的龍潭包種茶是全台之冠,也是日治時期台灣主要産茶區,雖然光複後茶市場一度衰竭,但在政府大力推動複興政策後,龍潭茶恢複活絡的狀態。民國七十二年(公元1983年)當時的省主席李登輝先生將龍潭包種茶命名为“龍泉茶”。 台湾龙潭乡地势高亢平坦,海拔在300~400公尺之间,龙潭乡境内多平缓丘陵地,全年气候温暖多雨,每日清晨和黄昏都有一层薄雾笼罩,茶葉生長經此濕氣滋潤,所制成的茶葉品質醇厚,香氣怡人,大部份土質爲強酸性的台地磚紅土,最適合栽種茶樹,逐漸發展成台灣主要産茶區之一。
龍潭包種茶曾于1982年榮獲全省機采優良包種茶比賽冠軍,民國1983年更獲李登輝總統先生(當時任省主席)命名龍潭鄉所産的茶叶为“龍泉茶”。由于當地鄉公所、農會配合有關單位,大力推廣改進茶葉産制品質,並將鄉內四處茶園規劃成爲本省最具特色及規模的觀光茶園,觀光茶園主要位于三林及高原村,以銅鑼圈觀光茶園及三林觀光茶園分布最廣。有機會到龍潭觀光茶園,除了享受原始的大自然茶园风光外,再来一杯“龍泉茶”,轻轻地啜饮一口,她的芬芳,她的甘醇,那种怀古幽情的享受,将使您立即忘却人间的烦恼。"龍泉茶"由于受地理位置及氣候的影響,茶的産量因爲管理技術的更新而不斷提高。
采摘工藝
龍泉茶采制分爲春夏秋冬四季,3月中旬—5月上旬爲春茶;5月下旬-8月中旬爲夏茶;8月中旬—10月下旬爲秋茶;10月下旬—11月中旬爲冬茶;其中以春茶、秋茶及早期冬茶品質較佳。鮮葉采摘標准爲與新梢頂芽開面采二、三葉。不同品種、不同時間采的鮮葉,應分開制作。
龍泉茶爲輕度半發酵烏龍茶,龍泉茶的初制工藝依次爲分日光(或室內加溫)萎凋、室內萎凋(靜置與攪拌)、炒青、揉撚、初幹、焙幹等工序。
名茶鑒賞
名茶特點
龍泉茶幹茶青綠,條索緊湊,無梗,透蘭花香,此茶幹茶香氣甚濃。沖泡後,茶香芬芳撲鼻,湯色黃綠清澈。茶湯滋味有過喉圓滑甘潤之感,回甘力強。具有“香、濃、醇、韻、美”五大特色。爲台灣十大名茶之一。
民間傳說
关于龍泉茶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在很早以前,在深山中有一個深千尺的幽潭。那裏薄霧籠罩,人際罕至,由于吸收了天地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