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值得用一輩子去參透|紫砂壺文化
我想,紫砂壺源自黄龙山上的一把土,自然离不开百姓的寻常生活。
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原本是宜興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陽羨茶,让草长莺飞的江南小城,有了风雅的底气;而紫砂壺,又把这份茶香變得具體實在。茶与壶的天作之合,让这务实的江南小城,多了几分出世的高逸。或许,这才是上苍创造五色土的本意:在一把紫砂壺上,器与道,物与我,动与静之间无时不有现世的意趣生出,使人触手可及而不致陷入虚妄。俗人或是雅客,在泡茶養壺的過程中,都能從中感受到一些生命的真趣。
一把紫砂壺,俗则俗到底层,雅则雅到极致。劳作的乡人用它泡茶解渴,一壺濃茶让贫乏的生活有了念想,粗糙的岁月多了温润;风流的雅士则用它寄托情怀,一壶在手,三五知己小聚,品茗阔谈,让人宠辱皆忘,心旷神怡。但无论雅俗,紫砂壺始终接着地气,带着与生俱来的土气息、泥色调,不张扬不显眼,黯淡温润,安静笃定。
或许这才是紫砂壺受古人钟爱、今人追捧的根本原因。任世间花开花落,紫砂壺始终如一,不改本色。它不浮华,不虚饰,带着一种情到深处的淡定,一种绚烂之极的朴素,静静地处在寻常生活中,实用而典雅。它体现了做人的本分,淡定从容,大智若愚;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底色,淳朴自然,厚重内敛。虽然历经岁月的变迁,依然不改本来色泽。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這種時候,正是泡茶的好时光。取出冷落了许久的紫砂壺,烧水、洗盏,养壶,泡茶,一道道工序做下來,壺中茶空了,心中虛靜了,一任茶香在舌尖慢慢地綻放。
一把紫砂壺,值得我花一辈子去慢慢领悟、参透。
紫砂值得用一輩子去參透
紫砂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