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翅目食葉型害蟲的分類及防治
死,同時利用幼蟲的假死性,將其震落捕殺。
3.于成蟲羽化初期在夜晚7~11時點燈 誘殺即用100瓦電燈泡或汽油燈高懸于茶叢上,下面放一大盆水,滴入少量煤油,使成蟲撲燈掉水而死。
4.結合耕作深埋結繭蟲蛹。
5.生物农药防治 用天力Ⅱ号(0.12%的灭虫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稀释液,或每亩用白僵菌(每毫升含0.1亿~2亿个孢子)1千克兑水100千克,或每亩用BT乳剂100亿孢子/克的菌粉50克兑水稀释2000倍喷洒。
6.化学防治 在春茶結束後進行,用90%晶體敵百蟲、35%賽丹、25%亞胺硫磷、50%馬拉硫磷、二溴磷、50%殺螟松、50%辛硫磷、80%敵敵畏等l000~2000倍稀釋液、2.5%魚藤精300倍稀釋液、10%的二氯苯醚菊酯、10%天王星4000倍稀釋液、20%殺滅菊酯進行防治。
茶尺蠖
茶園尺蠖類害蟲種類很多,均屬鱗翅目尺蠖蛾科。它們的共同特性是:成蟲體較細瘦,翅寬大而薄,靜止時常四翅平展,前後翅顔色相近並常有線紋相連。幼蟲體表較光滑,腹部只有第6腹節和臀節上具足,爬行時體軀一屈一伸,俗稱拱背蟲、量尺蟲、造橋蟲等。幼齡幼蟲喜停棲在葉片邊緣,咬食嫩葉邊緣呈網狀半透膜斑,後期幼蟲常將葉片咬食成較大而光滑的"C"形缺刻。
茶尺蠖是茶園尺蠖類中發生最普遍、爲害最嚴重的種類之一。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産茶省,尤以江、浙、皖、湘等省發生嚴重。大發生時常將整片茶園啃食一光,狀如火燒。對茶葉生産影響極大。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約11毫米,翅展約25毫米。體翅灰白,翅面散生茶褐至黑褐色鱗粉,前翅內橫線、中橫線、外橫線及亞外緣線處共有4條黑褐色波狀紋,外緣有7個小黑點。後翅線紋與前翅隱約相連。外緣有5個小黑點。卵橢圓形,鮮綠至灰褐色,常數十至百余粒堆成卵塊,並覆有灰白色絲絮。成熟幼蟲體長26~30毫米,黃褐、灰褐至黑褐色,第2~4腹節背面有隱約的菱形花紋,第8腹節背面有一明顯的倒"八"字形黑紋。蛹長約12毫米,紅褐色,第5腹節兩側有一眼形斑。
發生規律:在長江流域各省一年發生6~7代,以蛹在茶園表土內越冬。翌年3月成蟲羽化,第一代幼蟲4月上中旬發生,可延續至5月上中旬。5月下旬後每月約發生一代,世代重疊。若秋季前期溫暖,可促使發生第7代。成蟲産卵成堆産于茶樹枝梗、莖幹裂縫和枯枝落葉間。幼蟲有吐絲下垂習性,4齡後暴食,食量大。老熟時入土化蛹。
防治措施:(1)人工捕杀 每天上午9时前人工捕杀在茶園周圍樹幹、牆壁和茶叢間的成蟲;結合耕作深埋或揀除蟲蛹;清除産在樹皮裂縫和牆壁裂縫中的卵堆。(2)生物防治 在1、2龄幼虫期,每亩喷施100亿多角体(或30~50头虫尸)的核型多角体病毒或每毫升含孢子1亿的杀螟杆菌。(3)药剂防治 抓住3龄前幼虫喷洒10%二氯苯醚菊酯、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5%灭扫利、10%天王星各4000~6000倍液。或80%敌敌畏、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50%杀螟硫磷、90%巴丹各1000~1500倍液。
茶蓑蛾
蓑蛾類均屬鱗翅目蓑蛾科。種類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