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細蛾
又名幕孔蛾、三角卷葉蛾,屬鱗翅目、細蛾科。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廣爲分布。危害山茶、茶和油茶。
爲害特點:將葉尖向葉背面卷結成三角形蟲包,居于包內取食。轉移他葉時則另行卷包取食。一般一包內1蟲,偶爾一包內有2-4頭幼蟲。幼蟲老熟後在蟲包上咬一孔洞爬出,轉移到下部老葉或成葉背面靠近主脈處結繭化蛹,一般一葉結繭1個,也有的一葉上結2-3個的。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6毫米,翅展10-13毫米。头、胸暗褐色。触角丝状、褐色。颜面密布黄色鳞片。前翅褐色,带有紫色光泽,前缘中央偏基部有三角形金黄色斑纹。后翅褐色,缘毛长。腹部背面暗褐色,腹面金黄色。卵 扁椭圆形,长径0.3-0.5毫米。无色,半透明 ,有光泽,近孵化时变混虫。 幼虫 体乳白色,半透明 。口器褐色,單眼黑色。老熟幼蟲體長8-10毫米。頭小、胸部大,腹部由前向後漸細,呈圓筒形、半透明 ,能透見體內紫黑色內髒,體表生有白色細毛。腹足3對。
生活習性:安徽一年6代左右,浙江一年8代左右。各地都以蛹越冬。一般于次年4月上旬成蟲羽化産卵,4月中旬-5月上旬爲第一代幼蟲發生期,5月中、下旬又出現成蟲産卵。各代發生不整齊,成蟲夜間羽化,以清晨前最多。有趨光性,夜間交尾産卵,白天不活動。通常羽化後2-3天開始産卵,卵單粒散産于嫩葉背面,以芽下第一、二葉最多,約點總卵量以第一至第三代爲多,平均50粒左右,其它代僅15粒左右。成蟲停息時,前、中足靠攏直立,後足與體平行,體、翅前端擡起,末端緊貼于葉,似"入"字形。 茶細蛾發生的輕重與氣候條件和天敵等關系密切,當氣溫超過28℃時,成蟲産卵量少,壽命亦很短。天敵有金小峰、小繭峰等,寄生率高時可達80%。
防治方法:人工捕殺三角苞內的幼蟲。在幼蟲孵化初期噴布80%敵敵畏乳油、50%殺螟松乳油、50%辛硫磷乳油中的任一種殺蟲劑的1000倍液,或10%二氯醚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