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的初制工藝|闽南烏龍茶制作工藝
産生扭力,粗條經扭力作用扭曲成條,因此中間這段時間應該重壓、快速,曆時要長,一般要2-3分鍾,過長時間的重壓、快速,揉撚條形又往往被壓扁,爲了使條索緊結美觀,最後階段宜用輕壓,慢速揉撚,以整理條形和揉撚葉吸收茶汁。
揉撚中應注意:
1、裝葉量要適宜。裝葉量過多或過少均會影響揉撚效果。裝葉量過多,揉撚機旋轉慢,葉團翻轉不靈活,容易出現揉撚不均勻和茶條索松弛現象,裝葉量多,揉撚時間長,揉撚葉悶黃,影響品質,裝葉量過少,揉撚葉停滯于揉盤中,旋轉不靈,起不到揉撚作用。
2、揉撚結束後,應速解塊,及時上烘,烘焙不及時,應薄攤散熱,不得堆積,尤其夏暑茶更不得堆放過久。
3、揉撚程度:揉撚程度要做到卷曲成條,均勻一致,盡量少帶扁條斷碎條和片樸,揉撚後茶汁粘附葉面,手摸有滑潤粘手感,葉色澤烏綠色,紅點明顯,嗅有青香稍帶青味,沒有悶黃味,揉撚葉失水率爲0.5-1%.
4、揉撚與烘焙
現在基本都是用包揉代替揉撚,包揉一般需進行六個回次,第一、二個回次工藝流程爲:烘焙→攤葉回潤→定量分裝→速包→松包→速包→球茶機包揉→松包→攤涼散熱。第三至第六個回次工藝流程爲:烘熱茶條→速包松包→速包→短時靜置定型→松包。一般這個過程要7個小時,這是最少的。烘時如沒必要就可以不烘,最後再來烘幹。
5、足幹
烏龍茶初制最後一道工序是足幹把茶葉烘焙至氣味清純,茶梗折之易斷即可下焙攤涼,切不可焙至足火。但也不能沒烘幹就下來。
安溪鐵觀音的初制工藝
闽南烏龍茶制作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