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葞粥|江蘇十大名茶
,散發部分水分後,鍋溫降至60~50℃,開始采用以搭爲主結合抖、撈的手法做形。當芽葉形呈扁直,稍有觸手感,含水量約25~30%時,起鍋攤涼回潮約1小時左右,進行整形。
整形:目的是進一步做形並達到足幹。鍋溫掌握高、低、高的原則。下鍋鍋溫60℃,隨芽葉含水量減少,鍋溫降低(40℃)。將起鍋時,鍋溫略升(50℃)。每鍋投葉量約300~350克,以搭、壓和抓的手法爲主,結合理條手法,當茶葉達到扁、直、平、滑、形似葞粥,含水量6%左右,即起鍋攤涼,冷卻包裝。
貯藏:在裝有塊狀石灰的鐵桶或缸中,以防茶葉受潮變質。
機械制茶
機制金壇葞粥 茶工藝流程爲:鮮葉攤放→殺青→整形理條→攤涼→輝幹。適合于金壇葞粥 茶的機制工序的要點在于:
1.品種選擇:龍井43、祁門槠葉種和鸠坑種爲機制金壇葞粥 茶的適宜品種。幹茶外形形體小,狀如葞粥。
2.工藝要點:
殺青:采用6CSF-30D滾筒殺青機,殺青時掌握15kg/h的投葉速度,溫度控制在100℃左右。以100℃殺青葉質量最優,殺青均勻,無焦邊。
整形:選用6CDM-42型多功能機,以每次1.25~1.50kg的投葉量,槽溫控制在90℃左右。以90℃處理的整形葉質量最優,整形葉扁平,色澤翠綠,香氣純正
輝幹:將6CDM-42型多功能機的擺動頻率調整爲130次/min,槽溫控制在80℃左右。所制金壇葞粥 茶幹茶色澤翠綠,香氣鮮嫩,品質優良。
品質特點
金壇葞粥 成品条索匀整,状如葞粥,幹茶色澤綠潤,扁平挺直;沖泡後香氣清高,滋味鮮爽,湯色明亮,葉底嫩勻成朵。內含成份豐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含量較高。堪稱綠茶中的名品。
沖泡方法
沖泡金壇葞粥 建議使用中投法。
在沖泡金壇葞粥 時,最好選用透明的無蓋玻璃杯,以250ml且透明度好的優質玻杯爲佳。沖泡茶的水温也要控制在85度左右,先用沸水将玻璃杯温一下,掉倒温杯的水,然后将杯中续入约三分之一的热水,放入幹茶,待幹茶充分吸收水份展開後,再將水續滿。金壇葞粥 的沖泡次數以三次爲宜。品飲時要小口品啜,舌頭微卷起,讓茶湯在舌與上牙膛之間回旋,然後再緩慢咽下,這樣才能更好的體驗金壇葞粥 的鮮醇和香氣。
因本金壇葞粥 爲極嫩芽頭的標准綠茶,爲保證本茶葉特色,沖泡時切忌加蓋或煮茶,以免高溫燙熟葉底湯色渾濁,影響色、香。
儲存方法
低温、幹燥、避光、防潮密封保管,免于异味接触,冷藏保管最佳。
榮譽
金壇葞粥 茶是江蘇省最早研制開發的地方名茶之一,1982年由金壇縣多管局立項研制,1985年6月通過技術鑒定,先後獲省農業科技進步獎、農牧漁業部優質産品獎和商業部全國名茶稱號等,多次榮獲中茶杯、省陸羽杯特等獎,並通過省無公害認定及有機茶茶認證,成爲江蘇唯一一只通過無公害食品、有機茶雙認證的産品。
江蘇十大名茶
金壇葞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