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雲霧茶|江蘇十大名茶
花果山雲霧茶産于中國的江蘇省連雲港市花果山一帶,是綠茶中的名茶之一。雲台山雖然緯度較高,但因受海洋性氣候影響,雨量適中,土壤肥沃,茶園垂直分布在海拔350米以上,茶樹常年沐浴在雲霧之中,幹茶質地富含氨基酸、咖啡堿、多酚類化合物,滋味別具一格。
花果山雲霧茶成品形似眉狀,潤綠顯毫,香高持久,滋味鮮濃。茶中含營養物質豐富,氨基酸,兒茶多酚類和咖啡堿等物質含量均較高,經化驗,含兒茶多酚類與咖啡堿分別達147.33毫克/克和4.35%,不僅爲良好飲料,且對消炎、殺菌、治痢、化食等有一定療效。雲霧茶可多次沖泡,沖泡水溫應在八十攝氏度左右,不易太高。
該茶始于北宋年間,已有900多年生産曆史,曾被列爲皇室貢品。1924年曾獲南洋勸業會獎。新中國成立後,在外型上加以改進,1980年評爲江蘇省三大名茶之一。現銷往各大城市,並出口日本、新加坡和歐美等國。
曆史悠久
在茶葉大省江蘇,遠處蘇北的連雲港雲台山雲霧茶獨具特色。雲霧茶曆史悠久,始于宋,存于清,产在黄海之滨的孙悟空故乡曆史悠久的花果山云雾茶。
曆史悠久的花果山云雾茶
——花果山區,生長在雲霧缭繞之中。唐陸羽在《茶經》中記載,中國茶葉産地北限,一直伸展到河南道的海州,而海州就是今天的連雲港。公元十世紀前史書記載:“海州地區山海之利,以鹽茶爲大端”,《宋史·食貨志》中明確指出全國六個茶榷茶地(茶葉專賣地),海州居其一。南宋時,花果山采制的雲霧茶被珍視爲“龍團鳳餅”,建炎二年(1128年),高宗皇帝在禦批中明示:“惟海州之貢茶一兩不能少”。古詩也有記載:“細簍精采雲霧茶,經營唯貢帝王家”。
在1980年江蘇首屆名茶評比會上,雲霧茶以“條索緊圓、峰苗挺秀、滋味鮮濃、湯色清明、葉底勻整”的特點,被評爲江蘇省三大名茶之一,排名僅在洞庭山碧螺春、南京雨花茶之後。
1995年,在北京農業博覽會上獲得銀質獎。2001年5月,在江蘇省第九屆“陸羽杯”(淮北片)名特茶評比一等獎。
生長環境
俗話說“高山雲霧出好茶”,花果山位于江蘇省連雲港市的雲台山區,而雲台山自古就被稱爲“茶山”,《金史食貨志》就有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三月于海州(今連雲港市)“置一坊造新茶”的記載。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沈雲霈、宋治基等在籍士紳,集資開發雲台山,興辦“樹藝公司”,栽培雲霧茶,所産茶葉曾獲南洋勸業會獎。
花果山屬于雲台山脈,海拔400米左右,頻臨黃海,地處溫帶與亞熱帶的交界處,群山綿延,樹木蔥郁,特別的地理緯度形成了四季分明,溫度適宜,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的天然地理環境,“白天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