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甯翠螺|江蘇名茶
翠螺茶,江蘇省南京市江甯縣茶場新創制的名茶。因外形卷曲形似螺,色澤綠翠而得名。從1984年投放市場以來,受到茶葉愛好者的青睐,稱贊翠螺茶經飲耐泡,具有頭酌香,二酌濃,三酌味不減,四酌味猶存的特點。
翠螺茶因外形卷曲形似螺,色澤綠翠而得名。爲江蘇省南京市江甯縣茶場新創制的名茶。從1984年投放市場以來,受到茶葉愛好者的青睐,稱贊翠螺茶經飲耐泡,具有頭酌香,二酌濃,三酌味不減,四酌味猶存的特點。
翠螺茶采摘標准爲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炒制工藝分攤放、殺青、揉撚、烘幹、再揉撚、炒幹、再烘幹七道工序。
翠螺茶屬半烘炒綠茶,全程實現了機械化生産,采用的主要設備有:滾筒殺青機,265型揉撚機,6CH—120型烘幹機,滾筒炒幹機。
殺青的進風溫度爲130~160℃,出風溫度爲95~105℃。要求殺透殺勻,無紅梗紅葉,做到嫩而不生,老而不焦。
揉撚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揉撚曆時25分鍾,加壓15分鍾,始、終空壓,中間加壓,注意解塊。第二次揉撚曆時15分鍾,加壓5~7分鍾,通過揉撚達到條索緊結的目的。
炒幹:在再揉撚後進行。目的是促使條索卷曲,茸毫初露,炒幹的筒溫爲70~80℃,幹度七成左右。
烘干分两次进行。初烘的进风温度为110℃左右,通过初烘达到蒸发水分、便于炒干时做形的目的。适度初烘叶含水量40%左右,初烘叶经摊凉冷却后再行揉捻和炒干。再烘的目的是增进香气,促使茸毫披露、平伏及干燥。再烘的烘温95℃左右,再烘叶含水量6%以下。
翠螺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細卷曲,茸毫披露、平伏,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滋味濃厚,湯色綠而明亮,葉底嫩綠、勻整明亮。
江甯翠螺
江蘇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