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紅茶市場及營銷|紅茶文化
悠久,早在唐代就廣泛種植茶葉,是中國紅茶乃至世界紅茶的發源地。多少年來,正是依靠一代又一代的制茶大師在特制的古茶坊內精心研制,世人才得以品嘗到醇香醉人的紅茶。而在今天的閩東,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老字號品牌正在不斷消亡,這些承載著濃重茶文化的老字號品牌傳承幾乎難以繼續。
仍以“坦洋工夫”紅茶爲例,“坦洋工夫”于1851年研制成功,經廣州銷往西歐,後市場閩茶商紛紛入山求市,開設洋行,村中一條不足一公裏的街道,當時有茶行36家,可謂“鱗次栉比,鼎盛一時”。而160年之後的今天,昔日的繁華已不再,當年熙熙攘攘的36家茶行,如今只留下了一座“橫樓”。而這座僅存的唯一古茶坊,也已然被琳琅滿目的現代建築緊緊包圍,無奈地訴說著曆史的滄桑。
市場、行業標准規範程度不高
當前閩東茶葉企業雖然數量龐大,全市可統計的茶葉生産商達1000余家。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當前閩東茶葉市場無序經營、互相壓價的行爲普遍存在,茶葉及其相關配套産品參差不齊、以次充好、冒名頂用、品牌雜亂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市場、行業規範程度不高,行業自律有待加強。怎樣尋找傳統工藝與技術創新的平衡點,進行規範的規模化生産,建立統一的生産技術標准,強化工藝管理與質量檢測體系,加強産業凝聚力,仍是閩東茶産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茶企經營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閩東茶産業近年來增長勢頭強勁,隨著整個福建省茶文化的推廣與宣傳,未來必定會有更深層次的發展,這就要求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因爲一個企業的成長,不僅在于産業規模的擴大,更在于管理理念與水平的提升。而閩東大多數茶企當前存在的問題是:一是當前閩東茶葉經營者多爲農民,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急需提升。相當一部分茶葉生産者或經營者對茶行業知之甚少,認識不深刻,無法很好地推介産品;二是整個茶行業缺乏制作工藝與經營並重的行業領袖,不能起到對整個茶行業的引領帶動作用。
探求之路:傳承與創新的融合
面對當前市場茶葉逐步熱銷、福建茶葉在世界範圍的影響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閩東茶産業如何有效保持自身特色,解決困難,再現百年前的曆史輝煌,是當前甯德市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對當前閩東茶産業的研究與分析,我們認爲閩東茶産業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加強品牌建設,發揮名牌效應
針對閩東茶葉品牌雜亂、拓展市場的空間有限的特點,從發展戰略和地域特色出發,加快品牌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行統一整合,以龍頭企業帶動整個行業發展;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在宣傳制茶大師、百年古茶坊的同時,要積極引進、推廣實用新技術,形成過硬的加工技術及複制加工生産線;加大名牌茶葉宣傳力度,要全方位進行宣傳,多方位組織、參加有關茶文化的會議、活動,擴大閩東茶産業的市場影響力。
整合資源,重點培育龍頭企業
當前閩東紅茶産業分布現狀爲:茶廠雖有1000多家,但真正有能力制茶的僅有30余家,而又以坦洋工夫集團、老傅坦洋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新坦洋茶業集團三家企業爲主導。其中,老傅坦洋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傅佛華先生,除了茶葉公司經營者之外,其另一個身份是坦洋村當年36家茶行之一――“雙泰成”茶行的第三代掌門人。目前,這三家企業均以“坦洋工夫”爲主打,依托白雲山麓優質的茶園,在新時代繼續傳承“坦洋工夫”的百年品牌。三家企業並駕齊驅,尚未形成統領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
要實現茶産業的再次崛起,必須積極整頓市場,突出龍頭企業,發揮其對整個行業的帶動作用。具體來說,對生産水平低、規模小、質量保證能力差的小企業,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實施兼並融合戰略,實現規模效應;對生産水平較高、規模較大、質量保證能力強的企業應切實加以引導,鼓勵其進一步擴大建設,打造龍頭企業,引領閩東茶行業技術創新。
完善産業鏈,促進紅茶産業升級
閩東茶區早在1960年就引入機械制茶,近些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已逐步形成了以科技爲主導的加工系統,可以說制茶技術走在了前列。然而,紅茶的深加工、綜合利用卻相對滯後,尚未形成完善的産業生産鏈,不能有效帶動當地經濟聯動發展。
要實現产业升级,闽东紅茶今後要加大對于生産鏈的完善開發。對于有發展基礎,茶源、茶加工、茶營銷相對完整的龍頭企業,要率先鼓勵進行生産鏈上的延伸發展。要大力開發有地區特色的袋泡茶、茶飲料、茶保健品、茶具,積極保護古茶坊、古村落,以百年茶坊與茶葉基地爲依托,弘揚制茶、品茶文化,建立茶文化主題生態園區,集茶文化、觀光旅遊、科研教育、休閑度假、推廣展示爲一體,充分利用茶葉資源,拓展紅茶産業鏈,進而帶動文化創意、文化旅遊、相關商貿、商業等現代服務業的聯動發展,全面盤活城市經濟。
專業機構、資本運作與茶産業發展有機融合
鑒于當前閩東茶企多數存在規模不足、資金短缺、産業延伸能力不強的現狀,建議政府及相關企業積極引入專業運營機構。專業機構提供的服務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依托其專家團隊對企業進行科學診斷,明確發展方向與思路,制定出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産業發展規劃;二是發揮優勢,突出特色,針對當前現狀提供具體解決方案,明晰下一步發展戰略;三是在方案具體實施過程中,提供資本運作的持續支撐。專業機構、資本運作與茶産業發展的有機融合,能夠加速企業發展壯大,形成對于茶産業整體的助推作用,實現閩東茶産業做大做強的戰略目標。
展望:新起點新跨越
百年紅茶,日久彌新。伴隨著茶葉市場的不斷走俏,一度沈淪的“坦洋工夫”,在近乎被曆史遺忘的新時代,經過政府的積極挖掘,又一次以百年品牌與優良的品質,讓世人重新見識了它的“真功夫”,時隔160年之後,再次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
展望未來,面對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曆史機遇,閩東茶産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一定要積極整合各方資源,突出茶産業特色,完善相關産業鏈建設,積極打造集旅遊、文化、商貿、商務于一體的茶文化基地。
在傳統工藝與創新技術不斷融合的新形勢下,在多元化、複合化的産業鏈帶動下,我們相信,閩東茶産業必將繼續抒寫160年前的輝煌,在推動閩東經濟大發展過程中發揮引擎作用。
坦洋工夫紅茶市場及營銷
紅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