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祁门香|祁门紅茶品鉴
我從記事時起就熟悉祁門紅茶。祁紅是爺爺最心愛的茶之一,也是我們早餐必不可少的飲料。記得每天早上,奶奶會用白瓷壺泡茶,那紅豔的湯色,滑潤醇厚的茶味,濃濃的蜜糖芳香在晨光中蕩漾,就是不喝茶,坐在桌邊聞聞祁門香,也感到很滿足,很提神。
現在常聽人講,祁紅只能清飲,我們卻既清飲,也會加牛奶和糖,頗有另一番風味。爺爺常說,祁紅香味獨特,香氣之高,只有印度的大吉嶺茶能和它相媲美。
在國外很多年,喝咖啡,也喝大吉嶺、阿薩姆的紅茶,但總是忘不了祁紅那濃濃的蜜糖香。所以,不管走到哪裏,巴黎、倫敦、柏林、紐約、舊金山,只要看到茶葉店,特別是賣中國茶的茶葉店,我都要去問問有沒有祁紅,如果有,就要品嘗一下。
祁紅在英文裏叫Keemun,這茶在西方與印度的大吉嶺齊名,人人皆知。哪一家茶店只要有中國紅茶,就有Keemun。 如果茶店裏只有三種中國紅茶,就一定是滇红、正山小種和祁红。就是台湾也出Keemun,但是由台湾乌龙茶和祁紅拼配的。
使我困惑的是,Keemun在西方如此出名,可無論走到哪一個國家,哪一家茶店,我總是從茶店裏的經理那裏得知,Keemun的價格在中國茶類裏是最低的,而且銷路也是最不好的。“爲什麽?”好奇成習慣,我無論到哪裏碰到了喜歡茶的人,我都會問他們是否知道印度的大吉嶺茶,是否知道中國的Keemun。我所問到的每個人都知道大吉嶺和祁紅Keemun,但在這些人裏,幾乎每一個都喝過大吉嶺,卻幾乎沒有人喝到過祁紅,至少沒有祁紅的印象。
这么多年,我也从来没有喝到过记忆里的祁红。不仅Keemun 的味道香气不是我记忆中的祁红,汤色也不对,还往往带有陈味。而且,Keemun是中国工夫红茶的代名詞,有時候喝到的工夫紅茶明明是湖紅、川紅、甯紅或宜紅,但它們都被當成祁紅在茶店裏賣。
我還記得爺爺曾告訴過我,在1935年去英國考察時,也曾買到過放在Keemun茶盒裏的甯紅。75年過去了,這種情況並沒有改變。今年在北京一位茶人告訴我,我所經曆的Keemun現象不僅僅是在國外,北京茶市的情況也相似。偌大的馬連道茶市,到處都是祁紅,所有的工夫茶都是祁紅,幾乎找不到湖紅、甯紅、黔紅、蘇紅。
这三年来,为了收集爷爷和他的朋友们的历史资料,我几次去祁门。 2009年的6月访祁门时,去了那里的茶葉市場。茶市上都是一些小店,幾乎每一家都賣祁門紅茶、安徽綠茶和黃山毛峰。
我走進去與店主聊天喝杯茶。這幾家店的主人的情況相似,都是收毛茶,在家庭小精制廠裏精制,他們的操作方法就像是民國時期的茶號。他們在介紹自己的祁紅時,也許是受綠茶名優茶的影響,用的也是嫩葉、早采、芽茶的概念。幾乎每一個店主都要告訴我,他的特級祁紅是明前茶,是芽茶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