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鑒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鑒定
首先,要从感官上体会岩茶在色、香、味方面的特征。
色。岩茶湯水一般呈金黃或橙黃,帶些微紅,清澈亮麗。這一點與其它種類茶相比,很容易辨識。但與閩北烏龍比較時,須沖泡三,四水後才有分曉。此時閩北烏龍湯色明顯變淺變淡,而岩茶湯色猶然不變,直到第七遍後才見清淡。
必须指出的是,即使是同样品种,茶湯顔色深淺跟加工工藝的變化有很大關系。茶青發酵的程度不同,還有烘焙的程度不同,泡出來的湯色也不同。一般來,重發酵,高火功的岩茶,顔色較深較紅;輕發酵,低火功的岩茶,顔色較淺較黃。除此以外,新茶的顔色較淺,而陳茶的顔色較深,所以有岩茶“藏的深紅數倍價”之說。
香。指茶的香氣。明代張源(公元1595年)在《茶錄》中說:“香有真香、有蘭花香、有清香、有純香,表裏如一,曰純香,不生不熟,曰青香,火候相當,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更有含香、漏香、浮香、悶香,此皆不正之氣”,這段話很有啓發。
茶的香有好幾種類型,有的是品種香,有的是制作香,有的是添加香(如茉莉花茶的香),有的是綜合香,而岩茶,是品種和制作兼有的綜合香。但不管哪類香,最基本的應是茶葉本身的香爲主。其它香只是兼帶的,類似的。岩茶的常見特有香型,一是焦糖香,類似焦鍋巴,熬蔗糖,或者奶油、豆乳的香味;二是花草香。
类似兰花,水仙花,桂花或者桂皮,菖浦、姜母的香味。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岩茶,是純香和蘭香。一、二水有明顯的焦糖香,三水後開始顯露花草香。最典型的是桂皮、菖浦的辛香。綠茶則是真香,帶股青草味。
最典型是板栗香。而从香的强度和持久度来看,一般来说,岩茶不如綠茶清長,但更爲濃郁,也更持久,七泡猶然。如與其它烏龍茶相比,鐵觀音是青香,接近綠茶真香;鳳凰單叢則蜜香濃郁,氣息猛銳;岩茶則更純厚綿潤,是一種成熟的香。
岩茶的香還透著骨鲠,也有人形容爲“霸氣”。這種香氣好像會滲透杯蓋,有沖頂的感覺。且香氣不散,它呈現爲“一團”。感覺最好的是杯底留香,稱爲“杯底香”或“冷香”。茶湯冷卻後,再聞杯底,那種感覺實在是妙極。
味。岩茶的茶湯,總的來說是甘、醇、鮮、滑。但細細品賞之下,則又有許多具體特點。
甘有兩種,一是入口即甘,只要是好岩茶,入口就有一種甜滋滋,涼沁沁的味道。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樣,有點膩感。有的品種初品稍有苦澀,但很快生津回甘。
但岩茶的回甘,不像鐵觀音是滯留型的回甘、也不像龍井茶是回味型的回甘、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