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銀針:“黄”还是“绿”?|黃茶知识
作者:张尚武 稿件来源: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本屬黃茶的君山銀針 ,5年前走綠茶路線,開發綠針,市場銷售得以放大。如今在市面上,君山銀針 的綠針掩蓋了黃針的“光芒”。這對黃茶瑰寶的君山銀針 來說,是喜還是憂?欲正本清源,君山銀針 如何打造“黃茶之冠”?
这是嬗变的时代,这是坚守的时代——对于君山銀針 而言,正處于嬗變“綠針”還是堅守“黃針”的十字路口。
君山銀針 本屬黃茶。更確切地說,屬黃茶中的芽茶,即由不帶葉片的單個芽頭制成。茶葉專著《君山銀針 》記載:其芽頭茁壯,滿披茸毫,金黃光亮;沖泡後芽尖朝天,呈“三起三落”奇觀。君山銀針 在國內外參展評比中屢獲金獎,與龍井茶、武夷岩茶等並列全國十大名茶。
然而,就是这个黄茶瑰寶——君山銀針 的黃針,過去僅産于洞庭湖的君山島,沒有市場批量。2004年底,省茶業公司聯合嶽陽市供銷社、君山公園,整合“君山”商標,新組建君山銀針 茶業公司,並與湖南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合作,開發出君山銀針 綠針系列新産品。
传统的君山銀針 黃針,需要一定程度發酵,屬于黃茶類;君山銀針 綠針屬于不發酵的綠茶類,兩者的風味、口感相差甚遠。由于綠針原料來源廣,與綠茶工藝相似,很快形成了規模生産。過去5年,綠茶消費大行其道,君山銀針 綠針的銷售額持續攀升,在市面上掩蓋了黃針的“光芒”。
一个时段不俗的市场表现,并不代表持久的繁荣。业界专家“把脉”君山銀針 :只有回歸黃針,打造“黃茶之冠”,才能走得更遠。
市场的风向标
市场的风,朝哪个方向吹?一系列的会展,可以窥出端倪、感知冷暖。
去年3月底,君山銀針 茶業公司參展中國西湖茶博會。各地的名優綠茶在此一展風姿,以往並不多見的針形綠茶,如群筍破土,僅參展的浙茶中就有開化龍頂、雙龍銀針、千島銀針、瀑布仙茗等綠針。
绿针多起来,意味着其市场稀缺性下降。君山銀針 茶業公司開始認真掂量:黃針與綠針孰輕孰重?
与绿针相比,黄针成本更高。君山銀針 的黃針,由72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火候”很難掌握,需要制茶師傅上十年的功力。但這種技術上的稀缺性,也決定了黃針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公司集中資金、技術,加大對黃針的開發。除原君山島上300多畝傳統茶園外,公司又在相同地理環境的區域新辟茶園,並試制出首批黃茶類的“君山”毛尖、黃金餅、黃金磚,形成了“君山”黃茶系列。
去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