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貢茶的制作工艺以及来历
金瓜贡茶也稱“團茶”、“人頭貢茶”,是普洱茶獨有的一種特殊緊壓茶形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長年陳放後色澤余黃,得名“金瓜”,早年的“金瓜茶”是專爲上貢朝廷而制的,因此叫做“金瓜貢茶”。現在,它可稱得上是陳年普洱茶現存中的極品級古董茶了。
生産普洱金瓜貢茶,始于清雍正七年即1729年。據說,它的産生還與鄂爾泰有關,鄂爾泰是滿族子弟,當時他被皇帝發配到雲南擔仟雲南總督,從被發配到雲南這件事可以推知,鄂爾泰這個人平常一定很不招皇帝喜歡。當然這鄂爾泰也是聰明人,他深知自己跟雍正的關系不好,不是他自己在政治上有什麽問題,而是自己的性格比較內向。雍正本來就是一個陰險的人,別.人不說話,他當然很不高興,更不容許別人比他陰險:所以,雍正每次見到鄂爾泰,都懷疑他心機很深,因而也就很不喜歡他。
鄂爾泰來到雲南後,跟皇帝老兒就更說不上話了。鄂爾泰私下盤算,以前常派人把雲南最好的東西諸如松茸、雞橄、三七、煙草等送去給皇宮,可也不見皇帝有什麽回話,肯定是這些東西他不稀罕:現在他得選取得一樣皇帝覺得稀奇的東西送去。可是送什麽呢?鄂爾泰犯難了。
接連著,他派人送去圖案酷肖龍的大理石,沒有得到回話:他又送去雲南風情萬種的少數民族姑娘,不但沒有得到一句好話,反而讓雍正龍顔大怒,原因是當姑娘們送達皇宮的時候,雍正剛好得了性病,以爲鄂爾泰要害他或是乘機羞辱他;他送雲南宣威的火腿去,也沒有得到什麽反應。恰好,有一天鄂爾泰到普洱縣出差,當地土人用存放了五十年的茶葉來招待他.那東西看起來黑乎乎的,吃到嘴裏卻香噴噴,裏面有一股淡淡的荷葉的芳香。
這下他靈機一動,立即就向地方官和當地土人詢問這種茶的來曆、做法。在得到了滿意的回答後,鄂爾泰于是決定在普洱地方開始大量制作這種茶葉,然後作爲貢茶獻給皇上:誰知得到皇帝的大加贊賞,于是逐漸成爲專門上貢朝廷的貢茶。這種茶葉的制作方法是選用最好的大葉種野生普洱茶茶菩,分別做成團茶、散茶和茶膏,在經過一定時問的陳化後再向雍正進貢。
清人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雲:“普洱茶成團,有大中小三種。大者一團五斤,如人頭式,稱人頭茶,每年入貢,民間不易得也”。“金瓜貢茶”它的重量從100克到數百斤均有;包括有重100克、2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等等,甚至還有疊成塔狀的金瓜塔。
制金瓜貢茶的茶葉,據偉都是由未婚少女采摘,而且都是一級的芽茶。采下的芽茶一般都是先把他們放在少女的懷中,等積到一定的數量,才取出來放到竹簍裏。港、澳、台茶界還稱“普洱金瓜貢茶”爲“普洱茶太上皇”。目前,金瓜貢茶的真品只有兩沱,均保存在杭州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