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茶聯”|茶聯欣賞
與天下同其樂,不可一日無此君。”此聯妙在聯中無一個“茶”字,卻是處處無茶勝有茶,它不僅道出了茶系中外天下客的情誼,還巧用了清乾隆皇帝嗜茶的一段轶聞。據傳說乾隆八十五歲讓位時,有老臣惋惜地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而乾隆幽默地說:“君不可一日無茶也。”此聯道出了中華茶文化的古今風韻與博大精深。
“四川茶館甲天下,成都茶館甲四川。”在成都衆多的茶館中,以“飲濤茶廳”最負盛名。當代書畫家趙蘊玉爲茶廳書寫了一副茶聯:“座畔花香留客飲,壺中茶浪似松濤。”此聯將店名“飲濤”兩字嵌入其中,巧妙而別致,聯語情景交融,形象生動。
最有趣的恐怕要數這樣一副回文茶聯了,聯文曰:“趣言能適意,茶品可清心。”倒讀則成爲:“心清可品茶,意適能言趣。”前後對照意境非同,文采娛人,別具情趣,不失爲茶回文聯中的佼佼者。北京“老舍茶館”的兩副對聯也是回文對聯,順讀倒讀都妙手天成。一副是:“前門大碗茶,茶碗大門前。”此聯把茶館的坐落位置、泡茶方式、經營特征都體現出來,令人歎服。另一副更絕:“滿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滿。”既點出了茶館的特色,又巧妙糅進了人們對老舍先生藝術的贊賞和熱愛。
在羊城廣州有名的“陶陶居茶樓”的三樓,欣睹一副流傳千古的嵌名茶聯:“陶潛善飲,易牙善烹,飲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無遺。”聯中巧用四典,規勸世人要飲食得當,惜時如金。這不是一般意義的茶聯,而是用意殊深的警世聯。用典多而不贅,恰到好處,勸人直而不板,一語中的。飲茶中悟出這些深邃的人生哲理,確實讓人耳目一新,獲益匪淺。
“四大皆空,坐片刻無分你我;兩頭是道,吃一盞莫問東西。”此茶聯最早挂于禅寺的施茶亭上,內含佛家至理。佛家認爲人身有四性,即“堅”、“濕”、“暖”、“動”,稱之爲“四大”,人身由此四大構成。四大皆空指塵念俱消,無牽無挂。
上联之意较为明显,于此间啜饮,暮鼓晨钟之声,梵声呗呐之音,洗涤了人的心灵,再加上茶又清靜人心,凡事俗物于此刻皆一並抛棄,還留什麽塵心于人間呢?下聯機鋒更甚,人生就是不停的選擇,在此選擇中不斷地思慮。此聯告訴我們,無論如何,兩頭都是道,且此“道”還可以指“大道”之道。只要心堅志誠,無論何道,都可以印證大道。既然如此,且坐下來品茗一盞,不要再苦苦求取東西方向了。一杯香茶可以慰藉人生,承托凡世的重負,也可以閑來品評,怡情逸興。細細想來,還有何物可與之匹敵。
衡山紅茶亭有聯雲:“紅透夕陽,好趁余晖停馬足;茶烹活水,須從前路汲龍泉。”該茶亭在衡山小縣城與南嶽之間,自亭北行不遠,有九龍亭,以泉水著名。上聯切“景”,下聯切“地”,而且寫得頗具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