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病蟲綜合防治技術要點
一、茶树病虫的主要种类 (一) 茶樹小綠葉蟬。以成、若蟲刺吸茶树芽叶、嫩梢皮层汁液;雌成虫把卵产在嫩梢里,造成芽叶叶缘黄化,叶尖卷曲叶脉变暗红,严重时叶尖、叶缘呈红褐色焦枯状。我县一年发生9—10代,第一代4月上旬出现,5月中上旬和7月中旬有两次危害高峰,4—10月均可危害。 (二) 茶樹螨類。包括橙瘿螨、葉瘿螨、側多食附線螨、茶紅螨等。主要危害茶树幼嫩芽叶,致使叶两面均呈褐色,叶子硬化、变脆、变厚、萎缩、生长缓慢或停滞。马边一年以3月上旬至4月下旬为重。 (三)茶毛蟲類。包括茶毛蟲、花毛蟲、茶茸毒毛蟲、黃刺蛾等,以幼蟲咬食茶树叶片,严重时连芽叶、花和幼果吃光;一年发生2—4代,4月中上旬开始发生危害,5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为重。 (四)茶蓑蛾類。包括茶蓑蛾、白囊蓑蛾、茶褐蓑蛾、大蓑蛾等。以幼蟲在護囊中咬食葉片、嫩梢、或剝食枝幹、果實皮層,造成局部茶丛光秃。我县以7—8月危害最重。 (五)茶尺蠖類。包括油桐尺蠖、雲尺蠖、木缭尺蠖、茶尺蠖等。以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将叶片吃光,致使上部枝梢枯死。我县5月中下旬为重。 (六)黑刺粉虱。以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危害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该虫排泄蜜露诱致煤烟病发生。我县有4月上中旬和7月上旬两次高峰。 (七)茶蚜。以成若虫嫩梢、嫩叶汁液,造成叶片皱缩卷曲。该虫排泄蜜露诱致煤烟病发生。我县有3月下旬和7月上旬两次高峰。 (八)茶樹葉斑病類。包括茶樹赤星病、白星病、茶褐色叶斑病、炭疽病等。由于病类不同,在叶片、嫩梢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我县以多雨季节和阴湿地带发生为重。 (九)茶梢枯死病。病斑有灰白色同心輪紋,整齊排列黑色小粒點,嫩梢尖端變黑枯死。我縣主要發生于扡插茶园。 三、茶树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一)健身栽培 1、合理整形修剪,通过合理整形修剪,及时修去病虫、残枝、徒长枝、保证茶蓬向有合理的通透性。2、平衡施肥;1月份畝用40%N、P、K複混肥或腐熟的油枯150公斤進行溝施;3月至9月,每采一批鮮葉後用1%的尿素加1500倍液壯豐優複混微肥進行葉面噴施;9月底至10月上旬,畝用腐熟油枯或N、P、K複混肥150公斤溝施。3、清潔田園、中耕除草,並結合每次施肥,中耕松土6—10厘米,從而改善土壤通透性;5月中旬,在雜草生長茂盛期畝用41%達利農或50%快而淨或74.7%農民樂,進行化學除草。4、大力提倡行間鋪草技術,在每年9—10月份,將無病菌感染杆和草畝用250公斤按厚度10厘米平鋪于茶蓬行間,以防止幹旱,達到提早采摘的目的。5、在茶园周围不种植易感病虫的作物品种。 (二)建立病虫测报点,准确掌握当地病虫发生规律。 (三)科学防治病虫工作。 1、物理防治:(1)茶园设置诱蛾灯,物理灭虫,今年推广10台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2)人工捕杀;(3)黄板诱杀。 2、生物防治 :積極推廣使用印楝素、啶蟲咪、BT、甯南黴素、核多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