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的前世今生|紅茶文化
工夫”盛裝出場,接受人們的檢閱。
這場由中國名人工委、中華名人協會和福安市委市政府共同舉辦名爲“中華名人共建海峽西岸的和諧福安暨‘坦洋工夫 ’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後來被茶人們稱做“拉開了‘坦洋工夫 ’品牌建設的序幕”。
福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紅色曆史,使中國名人工委、中華名人協會一直關注這一地區的發展。當天出場的有蔣正華、姜春雲、孫孚淩、王雲龍、于洋、關牧村等100多位人們耳熟能詳的中華名流。時任福安市委書記的陳家東在會上隆重介紹了“坦洋工夫 ”的輝煌曆史和優異品質,以及福安市委市政府光複“坦洋工夫 ”的決心。當即,“坦洋工夫 ”被指定爲中華名人特供茶,品牌檔次一躍而上,打響了複興的第一炮。
成功歸來,不管是政府工作人員還是參展企業,都喜形于色,這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鼓勵。此前有不少茶人對此次進京心存疑慮。因爲當時福安幾乎沒有像樣的“坦洋工夫 ”生産企業,所生産的産品也多以散裝銷售爲主,沒有包裝。爲了此次人民大會堂展出,不少企業連夜趕制“衣服”。由于資金不足,福安市政府還專門撥下11萬元,用于補貼企業制作包裝費用,以解決燃眉之急。
序幕拉開後,從政府官員到生産企業老板,從民間機構到各級單位,都在挖空心思重塑“坦洋工夫 ”這一百年品牌。
2007年,短短一年間,福安市委、市政府馬不停蹄地帶領“坦洋工夫 ”走進北京、上海、廈門、福州、香港等國內重要城市進行品牌推介,還參加了“馬連道北京國際文化節”、“深圳國際茶文化展”和“重回巴拿馬”等茶事推介活動,開啓了人們對“坦洋工夫 ”塵封已久的記憶。此後,在國內國際,各種展會上,“坦洋工夫 ”的身影頻頻出現。
福安市委、市政府如此密集爲企業搭台,企業更是積極登台亮相。從2007年起,“坦洋工夫 ”喜訊頻傳,接連獲得“福建十大名茶”、“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産品”、“國家證明商標”、“申奧茶”等榮譽。
政企联手 “航空母舰”出世记 品牌知名度迅速攀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坦洋工夫 ”,也開始消費“坦洋工夫 ”。但“坦洋工夫 ”要進軍茶葉市場,與安溪鐵觀音那樣的特色品牌爭市場,問題仍然不少。
當時,生産“坦洋工夫 ”紅茶的企業雖有不少,但多以中小企業爲主,質量參差不齊,沒有能叫得響的領軍企業。
在多方調研、取經、商討下,福安市委、市政府決定與茶企聯手打造一艘“航空母艦”。
2007年11月1日,由中國海峽大茶都、天香茶葉有限公司、天湖農業有限公司等14家茶業企業與福安市政府聯手成立的一家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外貿科研爲一體的旗艦式企業———“福建坦洋工夫 茶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