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岩茶、半岩茶、洲茶的區別|岩茶知識
武夷岩茶以産茶地點不同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
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帶所産的茶葉,其品質香高味醇厚,岩韻特顯。半岩茶指武夷岩邊緣地帶所産的茶葉,其岩韻略遜于正岩茶。洲茶泛指崇溪、九曲溪、黃柏溪溪邊靠武夷岩兩岸所産的茶葉,品質又低一籌。
武夷岩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豔麗;葉底軟亮,葉緣朱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飲時常用小壺小杯,因其香味濃郁,沖泡五六次後余韻猶存。主要品種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種、大紅袍等,多隨茶樹産地、生態、形狀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武夷水仙是以质美而味厚著称的,这四泡水仙基本给人以醇和感受,没有特别的苦涩,刺激也相对平和。产地带来的口感差异很大,产地越好,口感越醇厚、越饱满,而且香气也会越细越悠长。
而外山和内山(半、正岩)最大的口感差别在于有无“骨头”,外山茶滋味苦澀且不持久,而內山則有均勻散開的顆粒感的刺激而苦澀不顯。老枞水仙具有特別的枞味,基本上就是棕葉的味道,而且老枞滋味濃重、耐泡。可見,以樹齡來講,樹齡越高,滋味就會越重。綜上,山場(産地)和樹齡是影響岩茶品質的兩大重要因素。
陈德华用纯种大红袍与数种优质岩茶爲原料拼配成的商品茶,受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同和歡迎。隨後,這種拼配技術得到了有效的推廣。
今天,经过武夷山新老茶人們的努力,大紅袍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這些茶樹,與母樹具有同樣的性狀特征,正式通過了國家級品種鑒定。大紅袍商品茶數量也不斷增長。大紅袍,終于從神話走向了現實,從高高在上走向了千家萬戶。
武夷岩茶品種很多,品種特征各異,有的較爲明顯,有的差異甚微。因此區別品種是件不易之事,需要有過長期的觀察、辯別、比較才能分別清楚。
分辩的办法,主要是从茶樹的枝、幹、葉,成品茶的外形、香型,茶湯味道等方面進行。
茶樹枝葉等的差別還較易分出,香型上的差異更是需要細心體會。岩茶首重"岩韻",講究"香、清、活"和"喉韻""嘴底""杯底香"等體味享受。
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的大红袍商品茶,不僅保持了大紅袍母本的獨特岩韻,而且綜合發揮了岩茶的所有優點。同一泡茶,開初是奇妙的焦糖香,隨後便出現濃郁的桂皮或菖蒲香,三、四水之後,香氣轉化成細銳清幽的蘭花或水仙花香。五、六水之後,茶湯仍保持醇滑甘鮮,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