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焙茶工藝:炭焙技術
茶來烘焙,比較沒有損耗茶葉,也比較好處理。
從炭焙技術 上來說,每位焙茶师的做法不尽相同,此仅從焙茶數量、焙茶時間、焙茶技術作比較。
在焙茶數量上,曾任石門鄉農會推廣股股長十余年,現爲八鼎炭焙茶研究中心負責人李兆傑表示,炭焙茶一焙大約六、七斤剛剛好,比較好控制。炭焙利用木炭燃燒産生熱能,熱能會像針一樣有穿刺作用,有辦法將茶葉焙入深層,滲透到葉莖裏面,能將臭菁味揮發出來。九壺堂詹勳華則認爲炭焙一般三、五斤,茶的變化會比較均勻。他形容炭焙是少量烘焙,量身定做;烘焙機則是數量大,整批生産。電焙沒有辦法像炭焙做到這樣精准與變化多,因電焙是上下味道不一樣,也許下面的茶可以了,但上面的還不行。
在焙茶時間上,李兆傑認爲輕焙約四十五分至五十五分鍾,中度焙火約九十分鍾,重度焙火約二小時到三小時左右,而且重焙火要重複焙好幾次,由于每人焙茶習慣不一樣,焙茶時間可作爲有心焙茶者參考。
在焙茶技術上,包種茶的香氣如果走味,烘焙時需特別注意,要發揮清香,溫度不能太高,溫度高,茶香呈焦味,如果烘焙得法,茶湯宜采淺金黃色爲主,相信包種茶的品質會更高。另外,炭焙茶葉時,爲了彌補茶農在制茶過程的疏失,必須聞其味,觀其茶色,在焙茶時予以調整。一般只以定時、定溫烘焙,有時無法抓住茶的特色,李兆傑建議電焙機的使用,重要的是出風口,茶葉烘焙時出風口所出的雜味,最好再由入風口吸入,解決方法是將出風口以軟管拉到窗外,口朝下,在焙茶時雜味、水分才有辦法完全去除。而電焙籠焙茶方式他則建議將電焙籠底部墊高,(最好的方式是以三塊磚于圓周平放),因電焙籠焙茶離地面太近,地面水分會直接被茶吸收,如以砖块垫高,水分能藉空隙往外排,竹笼外面以棉布包着,上面覆盖棉布,留约十五公分当出风口,在离电焙笼约二公尺处,放小电风扇,以微风旋转,杂味、臭菁味才能借着风的旋转予以挥发,而水分也会從电焙笼下空隙去除(但茶葉不需挖洞,以平放就可),這是焙茶必須注意的,如能掌握技術與技巧,就不難將茶中的苦澀味去除,轉爲香、醇、濃、韻特殊口味茶。
詹勳華則認爲,炭焙的困難點是燃燒面上蓋灰,熱氣上揚的輻射熱,如遇到磁磚不會輻射,有些人焙不好茶,是因焙爐外貼磁磚,裏面做鐵板,這樣木炭就發揮不了功效,所以他建議用傳統的磚竈,磚竈用耐火磚更好。
炭焙其它注意事項:
在炭焙次數上,詹勳華表示,可分好幾次烘焙,一次烘焙像水彩,一次上彩,顔色暈開還有不足的地方,第二次上彩的時候,可針對第一次做修飾,所以焙茶經過數次,更能把茶性表現出來。在焙茶的思考上,如包種茶焙成一分熟,也可以把它焙成三分,因爲同樣的茶會有不同的質感與不同的變化,焙茶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