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雲霧茶|江蘇十大名茶
強,夜間呼吸作用弱”的環境非常適宜茶葉內有機物質的形成與積累,葉片肥厚,內含物豐富,氨基酸,兒茶多酚類和咖啡堿含量均較高。
品質特點
雲霧茶的品質特點是,条索紧结,浑圆,锋苗挺秀,形似眉状,白毫显露,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汤色绿而清澈,叶底朵朵嫩绿,匀整明亮。
編輯本段采制工藝
花果山雲霧茶采摘鮮葉細嫩,炒制工藝獨特精巧。清明前後,茶樹在花團錦簇中萌發新芽,選擇一芽一葉初展芽葉爲原料,炒1公斤幹茶需6~7萬個芽頭,經攤放、殺青、揉撚、做形(包括理條、搓條和抓條三個過程)、幹燥等工序炒制而成。幹燥方法有抛、抖、焖、翻、搓、抓、理等,並根據鮮葉采摘時間與老嫩程度,適時調節鍋溫,變換手法,動作輕、重、快、慢有序,直至燥幹爲止,鍋溫、用力輕重,視葉質和含水量變化而不同。全過程需50分鍾。
采制工藝
步驟分解
1、鮮葉采摘:清明前後開采,以一芽一葉初展爲標准,長度爲3厘米,嚴格做到“三不采”,紫芽不采,病蟲葉不采,雨水葉不采。采回鮮葉置陰涼通風處,薄攤4~5小時,
水量降至70%左右開始炒制。
2、殺青:每鍋投葉量爲350~400克,鍋溫150~160℃。主要手法雙手抛炒,先抖後悶,抖悶結合,每鍋葉量較少,鍋溫不高,炒至青氣散發,茶香透露,葉色由鮮綠轉爲暗綠,即爲適度。時間約6~7分鍾。
3、抖散:爲了及時散發水分、降低葉溫、防止葉色黃變,剛起鍋殺青葉置于簸盤內,雙手迅速抖散或簸揚10余次,這樣可以使香味鮮爽、葉色翠綠、淨度提高。
4、揉撚:一般用雙手回轉滾揉或推拉滾揉,但用力不能過重,以保毫保尖,當80%成條即爲適度。
5、初幹:揉撚葉放在鍋中經過初炒,使含水量降至30~35%,鍋溫80℃左右,以抖炒爲主。
6、搓條:是進一步緊結外形散發部分水分。初幹葉置于手中,雙手掌心相對,四指微曲,上下理條,用力適當,反複搓條,直到條索初步緊結、白毫略爲顯露、含水量減少到20%左右時即可。搓條溫度應控制在60℃左右,時間10~15分鍾。
7、做毫:通過做毫使茶條進一步緊結,白毫顯露,茶葉握在的手中,兩手壓茶並搓茶團,利用掌力使茶索斷碎。溫度控制在40℃左右,時間約10分鍾。
8、再幹:鍋溫上升到75~80℃,茶葉在鍋中不斷收堆,不斷翻散,至含水量減少到5~6%,用手撚茶可成粉時即行起鍋。再幹手勢要輕,盡量減少碎斷。幹茶起鍋後經適當攤放,經過篩分割末即可。
浸泡和儲存
雲霧茶的浸泡方法
浸泡方法
花果山雲霧茶又因它生于高山雲霧之中,纤维素较少,可多次冲泡,啜尝品评,余味无穷。雲霧茶的沖飲應先將茶葉放入杯中,然後用80攝氏度的左右的水沖泡,需要注意的是應先沖杯子的三分之一的位置,等待三五分鍾後再加水即飲,這樣浸泡耐泡多汁、清香持久,禁用沸開水浸泡,易燙熟茶葉,湯汁不下。
儲存方法
應將茶葉放在陰涼、幹燥處,不受潮,根據茶葉存放數量,必要時把石灰包放進茶葉中排潮,保證一年內不變質。
保健功效
幹茶分明前、雨前、雲霧、炒青四种。尤以明前雲霧茶爲茶中极品,长期品饮花果山雲霧茶,可唇齒留香,安神健腦,清火明目,降脂去膩。
民間傳說
雲霧茶與乾隆皇帝
傳說在很久以前,花果山上還沒有這麽多奇花異果,四周人家也很少,單說這山上有一座廟,廟裏住著個老和尚。在廟的四周長滿了茶樹,老和尚精心照看著這些茶樹,每年都要親自采摘一些茶葉,炒制後保存起來,一般的客人是沒有口福嘗的。有一天晚間,老和尚做了一個夢,夢見一輪紅日從海中冉冉升起,老和尚馬上驚醒,連稱好夢,明日必有貴客來。
第二天清晨,老和尚令徒弟打扫庙内庙外,称有贵客临门,自己独坐山门等候。小和尚以爲师傅是病了,这荒山野岭哪会有什么贵客?将近中午时分,从山道果然走上来两个人。前面那人一身客商打扮,手持羽扇,后面挑担的,一看便知是个书僮。老和尚连忙迎上前去,拉住那客人的手道:“贵客临门,有失远迎。”那客人笑这说:“老师傅,吾乃普通客商,怎能劳您如此盛情。”老和尚把客人请到西厢房,宾主坐定,老和尚吩咐倒茶。只見一個小和尚從裏間拿出一個精致的小匣,從中取出茶葉,用開水一沖,瞬間,茶香四溢,整个西厢房雲霧缭绕。客人连声称道:“好茶,好茶!”老和尚介紹說:“此茶乃雲霧茶。”茶罷,那客人道謝走了。
原来,那客商打扮的人正是喜欢游山玩水的乾隆皇帝。乾隆自喝了花果山雲霧茶以后,对山珍海味,都渐渐不感兴趣了。回到京城后,下圣旨钦定花果山雲霧茶爲御茶,又命厚赏培育出雲霧茶的老和尚。从此,花果山有了皇帝的照顾,奇花异果渐渐多了起来,成爲一座树木葱茏、物产丰饶的宝山,花果山雲霧茶也因此在天下揚名。
花果山雲霧茶
江蘇十大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