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神奇的鐵觀音,你可能还不知道!
提到鐵觀音,印象中都是清汤绿叶,香气高扬。走进鐵觀音的故乡安溪,街头巷尾的茶桌上都是清香型鐵觀音,只有老茶人才在自制自饮古法鐵觀音,在老一辈的人眼中,鐵觀音的观音韵在古法才得到最好体现。然而,传统古法鐵觀音却没有走出福建,为迎合全国各地茶友清香型口感而制的清香型鐵觀音在中国大陆独占鳌头。什么是古法鐵觀音?古法鐵觀音,源于安溪鐵觀音传统的制法,又称作炭焙鐵觀音。是在传统半发醇的鐵觀音茶基础上再次用木炭烘焙24-72小时,火候必须掌握恰到好处,温度不太高,50 - 60度最适宜古法鐵觀音,与常见的清汤绿叶的清香型鐵觀音截然不同。它——香气更沉稳,口感更厚重,回甘更甘甜。
炭焙有這樣的秉性,炭火燃燒溫度由低升高,緩慢而均勻,隨著焙火時間的延長。炭火慢慢逼出茶香並促進它轉化,最終形成深沈的熟果香,夾帶炭火香的獨特滋味。每隔1小時左右,焙籠中的茶就必須大幅度地翻動,使得每一顆茶都可以接受同等均勻的熱力。隨著溫度升高,烘焙師須把握在恰當的時機爲木炭覆灰,覆灰量也需正合時宜(少則溫度過高、多則溫度過低)。守籠:24-72小時守焙籠是必不可少的,否則,茶焙焦了,也就前功盡棄。只有真正愛茶的师傅,才能在年复一年的岁月里坚持这样的守候...炭焙 PK 电焙比起成品率低的碳焙,只需靠机器控制的电焙则省事多了。炭焙茶與電焙茶的優劣,從香氣便可見分曉:電焙茶在沖泡時香氣好,喝時則味較淡。有人稱,電焙茶香氣如昙花一現,炭焙茶的香氣如打太極拳,後勁連綿不絕。茶汤中隐含着内敛的炭火香一定是从第一泡到最后均始终如一。暖冬古法鐵觀音寻茶的路上,我们找到了古法鐵觀音的制作人,亲自鉴赏和品尝了如此美好的茶葉。外形:顆粒緊結,色澤偏烏黑茶汤: 柔而稠滑叶底: 深墨绿,肥软均整,红边可见香气:带熟果香的兰香,饮后余香不绝古法鐵觀音,因较重的发酵加炭焙工艺,性温不伤胃,且比清香型鐵觀音更易于储藏,极为适合冬季佳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