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溪鐵觀音茶文化|安溪茶文化
安溪茶農,不僅培育出了馳名中外的名茶安溪鐵觀音,积累了一整套完整的种茶、制茶、審評、品飲的獨特技藝,而且形成了獨特的民風茶俗,創造了古老、絢麗的安溪茶文化。它兼備了天和、地和、人和。集曆史、宗教、民俗、禮儀、園藝爲一堂;融詩聯、書畫、音樂、舞蹈、戲劇于一體;荟萃百家精華,極具地方特色,被譽爲“中國茶文化的精品”,是中華茶文化和閩茶文化一朵亮麗的奇葩。
二、鐵觀音茶文化體現在發揮商品的比較優勢
安溪鐵觀音茶,內涵精深,茶質獨特,曆史悠久,馳名中外。尤其是茶质独特,体现在既有显著的保健功能,而且口感特好,那种香中有味,味中有香的“观音韵”真可谓“和谐健康茗”。古今中外对安溪鐵觀音的保健功能已有很多论述,根据近年科学实验:鐵觀音茶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茶多酚和茶色素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對癌症和心血管病的預防作用更爲明顯。由于草酸在味蕾上會留有粗糙的滋味,通過這點可以在味覺體驗上比較不同的茶種。
据研究,红茶、綠茶都有較高的草酸含量(44mg―90mg/kg),而烏龍茶的草酸含量却只有(5mg/kg―47mg/kg),其中安溪鐵觀音在这个数值上仅为(5mg/kg―30mg/kg),比较后明显看出鐵觀音中草酸含量最少。这一事实本身可能还是饮用安溪鐵觀音等乌龙茶后口感特好的原因所在。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安溪鐵觀音等乌龙名茶是湯色最美麗,最芳香可口,最健康的主流茶種。
從茶市場競爭理念來說,茶質優勢是産業發展的基礎,文化優勢是産業的支柱,在當前處于知識經濟時代,茶文化是茶産業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器。可謂:“質量決定成敗,文化主導未來”。
三、弘扬鐵觀音茶文化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鐵觀音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是依靠高科技和信息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不是唯一目标,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需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鐵觀音茶文化所具有的曆史性、時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當代社會經濟中已經和正在發揮其自身的積極作用。
鐵觀音茶文化是高雅的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鐵觀音茶文化也是大衆文化,民衆廣爲參與。茶文化複蓋全民,,雅俗共賞,影響整個社會。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經濟的作用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鐵觀音茶文化以德爲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重視修生養德,提高人的文化素質,促進現代經濟的和諧發展;
二是鐵觀音茶文化是應付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市場競爭下,緊張的工作、應酬、複雜的人際關系,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應付人生的挑戰,和諧發展社會經濟;
三是有利于现代社会社区文明的建设。改革开放后鐵觀音茶文化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消費活動、創建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
四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鐵觀音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嘗名茶、茶具、茶點,觀看茶俗茶藝,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豐富茶余飯後的百姓平凡生活。
五是促进本地开放,推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国际鐵觀音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茶葉經濟走出安溪,廣交天下,跨越國界,成爲現代經濟社會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
安溪县委县政府推进鐵觀音茶文化,使鐵觀音茶文化在發揚傳統美德、展示文化藝術、修身養性、陶冶民衆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易等的社會功能大力發揮。茶葉與茶文化從來就是緊密相連在一起的。
如今,人们在打造知名茶品牌的過程中,根據當地的文化特色,進一步挖掘和賦予茶産品以更新穎、更豐實、更喜聞樂見的文化內涵,充分利用安溪的地域文化作爲載體將茶品牌做大做強,這就是能夠事半功倍的好趨勢。
安溪縣委縣政府倡導的茶文化也是附屬于茶鄉的一種社會文化,它隨著時代的演進和發展而不斷地進行更新和提升,不斷地對閩南地區乃至全國、全世界各民族進行著滲透,不斷更新和提升人們的生活習慣,從而使茶産品不斷地進行著市場滲透,不斷推進經濟的發展。同時,它的精神文化因素又促使茶農向更高層次的目標去努力,去實現更高經濟目標,由此形成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
鐵觀音茶文化的這種性質決定了它將在茶乡发展经济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促进鐵觀音茶經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丁俊之:安溪鐵觀音和谐健康茗[J],《安溪观音与和谐健康》鹭江出版社,2006年11期;
[2]黄东方:浅谈“安溪鐵觀音”[A],中国茶葉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4年07期;
[3]陳梧桐:回味無窮的觀音韻[J],農業考古,1993年02期;
[4]林荣溪:安溪鐵觀音进入品牌化时代[J],中国茶葉加工,2006年第04期。
[5]劉清華:關于我縣茶葉産業發展的調研報告[J],茶葉通訊出版社,2007年03期。
作者簡介:白藝菁(1969-),女,漢族,福建安溪人,本科,中級(館員),研究方向:群衆文化管理。
浅谈安溪鐵觀音茶文化
安溪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