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茶:安化松針|綠茶
安化松針 ,屬綠茶,因其外形挺直、細秀、翠綠,狀似松樹針葉而得名。湖南省安化縣茶業試驗場生産。茶地崗巒起伏,溪河網布,終年雲霧彌漫,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相對濕度3~7月爲90%;土層深厚肥沃,茶樹品種優良。本品采一芽一葉,經殺青、揉撚、炒坯、整形、幹燥、揀剔等6道工序。其工藝的獨到之處是:殺青采用斜鍋操作;揉撚爲回轉搓揉;炒坯先行悶炒,當時間至發出水蒸氣時改爲抖炒;整形則利用特制的揉盒加熱整形,至條形細緊圓直,白毫顯露,色澤翠綠爲適度;幹燥時,將整形的茶條攤于揉盒中烘焙。幹燥後,趁熱用牛皮紙包好放在石灰缸中貯存,經二三天後取出揀剔。
安化松針 ,成品內質香氣馥郁,味醇鮮爽,湯澄碧綠,葉底嫩勻。安化縣早在宋代産茶已很興盛。1959年該縣茶業試驗場爲挖掘本省名茶遺産,創制本品。1962年被評爲湖南省三大名茶之一。
編輯本段生産環境
安化是大山區,縣邑位于湘中,處雪峰山脈北段,西起東經110.43'87“,東止東經111.58'5l”;南起北緯27.58'54“;北止北緯28.36'37”;東西長123.764公裏,南北寬73.461公裏,土地總面積4990.254平方公裏,山地占81.9%。境內群峰疊翠,氣候溫和,土質肥沃,雨量充沛,溪河網布,是個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的宜茶之地。南北多以高山與鄰縣分界,資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北屬雪峰山系,南屬衡山山系,總的地勢走向是南北兩邊高聳,逐步向資江遞降。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7座,幹流長2公裏以上的溪河296條,主幹河資江,境內總流程120.85公裏,該水系流域面積占全縣土地面積的98%。安化地處中亞熱帶北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嚴寒期短。年平均氣溫16.2℃,年降雨量1682毫米,相對濕度3~7月爲81%。年日照時數1376小時,太陽總輻射量爲97.16千卡/平方厘米,無霜期274天,總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夏遲秋來早,春長冬更長。特別是地形複雜,海拔比差大,最高九龍池海拔l622米,最低善溪口海拔57米,氣候呈立體分布,有許多適于發展茶葉生産的氣候帶。
縣內土壤,以板貝岩風化發育的土地面積最高,成土母質只要有5種,板頁岩占71%,砂岩占20%,石灰岩占6%,花崗岩占2%,還有少量的溪河沖積物。
在柘溪庫區還發現岩中岩的冰石岩,爲國內罕見。土壤多爲紅壤、黃壤、黃棕壤。上層深厚、據土壤普查測定,早土耕作層l5~20厘米的占43.7%,20厘米以上的占52.3%,含氮中等到豐富的占72%,含磷中等到豐富的占33.4%,含鉀中等到豐富的占87.6%,有機質含量1%以上的占有98.9%,pH5.5~7.1之間。土壤的物理結構和化學性質,絕大部分適宜栽植茶樹,加之安化是全省的主要林、茶産區,植被覆蓋率達58.6%,冬暖夏涼,更適宜于茶樹生長。安化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奠定了名茶生産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