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陽羨雪芽|江蘇名茶
"水是茶之母,壺爲茶之父",故茶人多愛壺,尤以寵紫砂爲甚。宜興者,紫砂之原産地也,雅號"陶都"。此地物産豐富,風光迷人,其獨特的陶文化、茶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旅
遊特色,使這座城市名揚天下,海內外前來拜訪陶都的遊客絡繹不絕。
宜興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盛産大米、毛竹、茶葉、溪蟹和太湖魚蝦等,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境內文物古迹頗多,山水相依,景色秀麗。
宜興素以陶瓷工藝揚名,其制陶技術精益求精,不斷改進。相傳春秋時代的範蠡與西施,亦曾在此制陶。宜興陽羨茶曆來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曾被列爲貢品。在宜興山區,茶園依山就坡,一望無際,人稱"茶的绿洲"。宜兴又号称"洞天世界",这里的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尤以"江南第一古迹"善卷洞 与张公洞 及灵谷洞 名扬天下。
茶史追溯 東漢未年,就已有宜興生産茶叶的记载。 唐代,宜兴以产"阳羡茶"进贡著名。 唐肃宗年间,常州刺史(旧宜兴属常州)李栖筠到宜兴,有个和尚送来"阳羡茶",李棲筠會集賓客品飲。茶葉權威陸羽認爲陽羨茶"芬芳冠世"可以上貢給皇帝,于是陽羨茶被列爲貢品。在陸羽的《茶經》中還記載:"常州義興縣生君山懸腳嶺北峰下",可見唐代陽羨茶之盛名。
宋代,宜興茶葉爲文人雅士所喜愛。大文豪蘇東坡留下了"雪芽爲我求陽羨,乳水君應饷惠山"的詩句。
茶詩爲證
次韻完夫再贈之什
宋 苏轼
柳絮飛時筍箨斑,風流二老對開關。
雪芽爲我求陽羨,乳水君應饷惠山。
竹簟涼風眠晝永,玉堂制草落人間。
應容緩急煩闾裏,桑柘聊同十畝閑。
饮 阳 羡 茶
明 吴宽
今年陽羨山中品,此日傾來始滿瓯。
谷雨向前知苦雨,麥秋以後欲迎秋。
莫誇酒醴清還濁,試看旗槍沈浮載。
自得山人傳妙訣,一時風味壓南州。
題 茶 山
杜牧
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剖符雖俗吏,修貢亦仙才。
溪盡停蠻棹,旗張卓翠苔。柳村穿窈窕,松澗渡喧虺。
走筆謝孟谏議寄新茶(唐·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谏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谏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