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型和浓香型鐵觀音茶的不同之处
清香型和浓香型鐵觀音 茶的不同之处!按GB19598——2004鐵觀音国家标准,鐵觀音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清香型,一类是浓香型。标准里面明确定义了他们的区别,清香型是用轻火烘焙干燥的鐵觀音,保留了砂绿或墨绿的颜色和鲜香的口感。也俗称“青茶”。
在清香型的基礎上,用較高的溫度對茶葉(銘茶案坊)再进行烘焙的鐵觀音就叫做浓香型鐵觀音 。浓香型鐵觀音 顔色黑褐色,香氣口感較熟香。也俗稱“熟茶”。因为原来是用炭烘焙的,有炭香味,所以有的也称“炭香型”,现在大都用电烘焙了,和炭焙一样具有“炭香味”。也习惯上称“炭焙型”鐵觀音。
这里有一个容易误解的地方,一是认为浓香型是香气较浓的鐵觀音,二是认为炭香型为另外一个类型。
按鐵觀音标准,所有的鐵觀音只有清香型和浓香型这两种区分。并且把清香型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把浓香型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那麽爲何又有“韻香型”以及“酸香型”“鮮香型”的說法呢?他們是什麽意思呢?
原来,按国家标准的分法,太笼统了。在实际交易中,难以用“几级”这个词来描述鐵觀音,可以说非常少有人会问你,这个鐵觀音是几级的。实际交易中往往按鐵觀音的香气类型来描述的。所以才会滋生出这各种各样的香型出来。比如“鲜香型,酸香型,正味韵香型”等。
根据制作工艺(主要是做青)的不同,清香型鐵觀音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为传统制法的,习惯上称“正炒”或“挡青制法”鐵觀音。一般可用“传统正味型”表述。这类鐵觀音的特征就是外形紧结沉重,色泽墨绿,汤色金黄,兰花香观音韵凸显。有的也“韵香型”。
一类为“消青制法”鐵觀音。这类鐵觀音的特征为色泽鲜绿,汤色嫩黄带绿,口感鲜锐,有鲜香香气。一般可用“鲜香型”表述。
一類爲拖青制法,也稱“拖補”制法,特征和消青制法類似,顔色更綠,香氣口感帶酸。一般可用“拖補酸型”表述。
三种制法制法上的不同体现在“杀青”时间的不同,一般“正炒”的早晨~上午杀青。“消青”为下午~傍晚杀青。“拖补”为晚上或第二天早上杀青。杀青时间只是表象,还要配合凉青的程度,摇青的轻重,温湿度的控制等。三种制法的鐵觀音都有品质高低的不同,都有喜欢的人群。不能简单说是哪种好。
從葉子色澤上看,顔色從翠綠——墨綠——黑灰綠——烏紅;從湯色從嫩黃——金黃——橙黃——橙紅。之所以這樣轉變,最主要的是跟發酵程度的輕重有關。有些朋友會問,詹茶农,鐵觀音不都是中度发酵吗?怎么会有重发酵呢?相对与其它茶类,鐵觀音等乌龙茶是中度發酵,但